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多元化巡河助力全方位治水 崇明各级河长管好"责任河"

2018-6-13 11:09:45发布135次查看

让崇明三岛每条河都碧水清流,这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景。自去年全面启动河长制工作以来,全区各部门动真格、出实招、办实事,各级河长履职尽责,管好自己的“责任河”,辖区内河道水环境面貌有了显著改善。今年以来,本区在巡河方式上又推陈出新——由传统的点位巡河扩展到自行车巡河、乘船巡河、无人机智慧巡河。多元化的巡河方式,体现了各级河长抓落实、抓执行的责任心,有助于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全方位治水,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因水而生、因水而美。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是大自然对生态绿岛的馈赠,我们有理由、有责任保护好这方水土。然而,崇明区中小河道水环境面貌普遍不尽如人意,这是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目力可及的“短板”,也是我们推行河长制的着力点所在。一年来的实践,使得治水管水告别了“九龙治水”的窘境,“水里出问题、根子在岸上”已成为全区上下的普遍共识。落实河长制,就是要打通管理上的“肠梗阻”,提高治水战斗力,形成“人人有责”“无缝对接”的良好局面,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
  治水护河,常态巡河、及时发现问题是基础和前提,这就突显出提高巡河效率的重要性。(下转6版)(上接1版)由于崇明东西狭长的特殊地理地形,单靠传统的点位巡河方式无疑劳神费力,事倍功半。面对治水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水清岸绿,不仅得依靠完善河长制这个治水体系的制度创新,还要让制度在执行中充分汲取群众的智慧养料,借助科技进步的“天眼”,让制度执行更接地气、更加顺畅。多元、立体、“水陆空”兼备的巡河方式创新,无疑给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添了一份助力。我们应当为这种积极主动作为、深化河长制落实的创新之举点赞。
  前不久市政府批复的《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崇明自然湿地保有率从38%提升到43%,水面率从9.54%提升到10.61%左右。未来,崇明将成为世界自然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地、鸟类的重要栖息地、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的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先行区。可见,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目标中,水是一项本底指标,治水是一项长期任务。据区河长办透露,崇明下阶段治水的重点将聚焦消除河湖劣ⅴ类工作。希望在优化水环境的持久战、攻坚战中,各级部门能因地制宜,多做创新,持续巩固、完善多元化的巡河方式,让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长久地陪伴在我们身边,使得河长制长久地发挥实效,造福百姓。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