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喜讯!本市这条轨交线摘得国家级大奖!这些“首创”您感受到了吗

2018-6-13 5:16:34发布95次查看
  近日,在北京的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技术交流会暨颁奖大会上,“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荣获轨道交通工程类詹天佑奖。这是上海轨道交通继1号线、16号线工程后第三次获得该项荣誉。
这个“中国土木工程最大奖项”为何会花落“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呢?因为12号线工程的7大首创“黑科技”!详见下文~
简介
12号线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纵贯中心城区西南至东北向的主干线,全长约40.4km,设32座车站,串联了大型居住区、综合开发区、核心商务区和旅游商业区等重要区域,基本上与所有运营线路(5号线除外)实现换乘,发挥出极强的换乘功能,开通运营三年多来连续多次获得乘客满意度评价 第一名,被誉为“换乘之王”。
七大“首创”“黑科技”
首创超长距离穿越历史悠久保护建筑群的
超微环境影响控制技术体系
以地层损失率精控为核心,构建了风险目标分类优选模型,研发了新型抗剪缓凝砂浆和盾构进洞抗风险装置,开发了地面建筑及地表沉降精控信息化施工软件,使411处被穿越的老旧保护建筑的累计沉降小于3.1mm。
首创既有轨交结合型超深超大地下综合体
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在三线换乘汉中路站超深(33m)、超大(5万)基坑施工期间,首次研发深基坑工程多参数预警技术、承压水隔-降-灌综合管控技术及设备系统;提出了地铁枢纽与超高层(30层)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
首创围合运营轨交高架立柱的
基坑设计施工技术
针对高架净空仅5m且基坑围合高架立柱等情况,开展桥墩四周卸荷承载力影响和变形控制的研究,优化小角度mjs工艺,研发浅层松散土层旋喷桩技术,控制高架箱梁变位小于7.5mm。
构建换乘枢纽站不停运改造技术体系
根据客流仿真计算,优化改造期间车站大客流组织,实现了既有站楼扶梯增设、侧墙门洞切割、矩形顶管贴合既有站长距离施工、核心设备用房整合、新老控制系统衔接等,极大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首次实现大规模光伏并网发电
首次在地铁实现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研制了35kv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实现了光能转化而来的正弦交流电同步汇入电网,发电规模达到1.91mwp,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较国标降低60%以上。
首次全周期应用bim技术
首次在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等全寿命周期中应用bim技术,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建设管理平台,研发了配套的建模插件,提升了建设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实现基于轮轨关系的减振降噪技术有效匹配
首次系统化地将预制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降噪型车轮及轨道精调技术应用于地下线路,大幅度提高了轨道平顺性,降低了振动噪声水平。
上海市交通委宣教中心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