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你凭什么留住2400万人?
2018-6-13 5:28:00发布102次查看
上海面积6340.5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从全世界看
上海=3×东京(东京面积2188平方公里)
上海=4×伦敦(伦敦面积1577.3平方公里)
上海=5.2×纽约(纽约面积1214.4平方公里)
上海=10.5×首尔(首尔面积605.77平方公里)
上海=60×巴黎(巴黎面积105.4平方公里)
上海=15个厦门=12个南昌=12个太原
=12个合肥=11个石家庄=10个长春
=9个哈尔滨=8个济南=8个宁波=7个大连
=7个青岛=6个沈阳=5个杭州=5个苏州
=4个成都=4个南京=4个重庆=4个西安
=4个深圳=3.5个武汉=3个广州
中国第一大城市
上海是世界人口最稠密城市
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国际大都市
吸引了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人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2017年末上海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
本市户籍常住人口是1445.65万人
有接近1000万的外来人口
每年有无数人来到这里,为了它的发达,为了它的便利,为了它的包容,为了它的无限可能性,为了“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每年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里,交通拥挤,房价太高,户口难办,工作压力太大,人情冷漠让人心如浮萍。
上海从一个默默无名小渔村,在短短一百多年内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 全球顶级城市、世界卓越城市、全球最优雅城市……越来越多响亮的头衔被赋予到了上海身上,上海所走的每一步都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在这片6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在这座城市,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而这座城市正以用自己的发展惠赠着所有的人。
上海,你凭什么留住2400万人?
gdp居中国城市第一位
亚洲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
上海gdp总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2017年更是首次突破了30000亿
上海这座城市巨大发展潜力有目共睹
城市的发展更为每个人提供了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愿景
根据福布斯权威榜单
以人才指数、城市规模指数、消费力指数、
客运指数、货运指数、私营经济活力指数、
经营成本指数、创新指数八个维度
衡量大陆各个城市的商业环境及发展潜力
上海在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位居榜首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设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
与安徽、江苏、浙江共同
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四年发布一次的最新世界城市评级报告
上海入选高级级别的alpha 城市等级
和迪拜、巴黎、东京为同一水平
和伦敦、纽约等城市构成了全球顶级城市c9阵营
上海将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和世界级别的长三角城市群
上海是一座永未建成的城市
它从不停止发展的脚步
交通越来越便利,环境越来越好
老年人享受的福利越来越多
上海拥有世界最长地铁里程
在未来轨交交通将越来越便利
届时上海将跃居世界上地铁里程最大的城市
到2020年底
上海市轨交运营规模将超过830公里
最新规划图来此
上海市轨道交通
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项目实施后
车站总数将达到600余座!!!
上海地铁线路将增加到24条线路!
到时上海地铁运营规模将超1000公里!!
从之前的环评公示上看
上海地铁还将新增
19号、20号、21号、23号、
崇明岛线、嘉闵线、机场联络线等!
第二座虹桥枢纽—上海东站
上海东站终于正式开工了
魔都三缺一的地铁站终于凑齐了
虹桥站、上海站、上海南站和上海东站
将形成“四主多辅”的铁路客运枢纽布局
浦东地区唯一的高等级铁路客站
也是仅次于虹桥站的上海第二大客运火车站
以后去中心城区、虹桥枢纽和杭州等地更加方便了
根据交通部在此之前发布指导意见
优化和完善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顶层设计
到2020年基本实现各大城市群跨市域、
跨省域的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出租汽车、城际轨道、
水上客运全部通用呢
目前上海正不断加快
公共交通和枢纽wifi全覆盖的步伐
轨交线和浦东公交线路已率先配备wifi
其中浦东公交3800余辆
公交车实现wifi全覆盖
机场、火车站等枢纽也开始布局wifi覆盖进程
将计划于2020年前在本市公交汽(电)车、
地铁车厢、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上
在邮轮港、轨道交通站厅和站台、长途客运站、
铁路站等交通枢纽中实现wi-fi全覆盖
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下
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万元左右
力争到2020年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按照这五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涨幅平均值10%
2020年上海社会平均工资将达到9657元
老百姓的收入将有大幅度增长
2020年将进行新一轮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居民将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
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
形成“1 1 1”组合
满足本市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的签约需求
养老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预计到2020年
上海将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400家
长者社区照护中心50家
新增2.4万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从业人员
老人们可以在自己的社区享受全心全意的照顾
上海的公园数量将从
现有的200座在未来两年里增加到300座
形成“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体系
跳广场舞、打太极拳、锻炼身体
可以直接去家门口的公园了
预计到2020年底
全市绿道总长度将达到1000余公里
近年来上海不断着力打造
“两道”、“两网”、“两园”
即生态廊道、城市绿道、农田林网、
立体绿网、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
自此以来市民们休闲健身的地方将越来愈多
世界海拔最低的酒店
玻璃幕墙施工和内部精装修正在进行
预计今年可以正式试运营
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复合型图书馆
实现藏借阅全媒体数字化阅读
读者使用的面积达80%以上
流行的vr/ar技术也将运用其中
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五代大型海洋公园
堪比上海海洋水族馆与长风海洋世界面积总和
包括6个大型展示场馆、
4个大型动物互动与表演场、2个大型影院
位于临港新城滴水湖畔
上海天文馆将在2020年建成开放
是全球面积最大的一流天文馆
永远离不开推动这座城市发展的所有人
在这片6340平方米的土地上
2400万平凡人一起书写了这座城市的传奇
@凌晨1点依旧坚守岗位的“地铁医生”
时间:1点05分
地点:上海11号地铁
你在这个城市所走的每一步都有他们的心血
说到上海地铁,你只知道它超越东京和巴黎,是世界上最长的地铁里程。但你不知道的是,为了保证第二天交通顺畅,魔都深夜有一群在地铁末班车坚守岗位的人,他们骄傲的称自己为 “地铁医生”。
大到从车底部件的外观、固件和车底两端的悬挂键螺栓,小到客室照明、广播、空调、制动自检、车头远近光等情况,凌晨1:05分的上海11号线已经空无一人,而他们工作才刚刚开始。
他们在4个小必须时内完成4000节车厢的检修任务,巨大的工作量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一边操作,一边汇报,一边拍照,一边记录,按照既定计划逐项落实。
还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被称为地铁“蜘蛛侠”,每天昼伏夜出,守护着“地铁网”,貌似单调而重复的检修作业,但测量的数据都是精确到毫米,他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状态,随时记录问题和数据。
上海的地铁网络构成了这座城市的轨道“血液循环系统”,日均旅客运送量突破1000万人次,而这背后凝结了无数深夜工作者的心血。
时间:凌晨2点35分
地点:打浦桥某家全家便利店
即使到深夜三四点街角仍旧闪耀的灯光,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力量。
说到魔都的夜上海,你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夜生活。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城市另一面,当你熟睡时,上海24小时便利店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有1659家全家便利店,767家好德,280家罗森,热腾腾的便当、好吃的饭团寿司、各色零食饮料,他们为这座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22:45清理货架,过期食物都要提前下架,送到垃圾站;23:00所有货物都要下架,装进报废桶;00:00理货,准备新的一天的商品,这个过程需要3个小时左右;03:00以后,陆陆续续开始准备好茶叶蛋、包子等早餐,你不知道的背后是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和不停歇的忙碌。
不到80平方米的小小空间里,有着刚刚下班吃完泡面的上班族,有着代驾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的出租车司机,有着刚刚来到上海却无处安身的异地工作族,在这个孤独的城市,街角闪耀的24小时的灯光,似乎给一个人温暖的力量。
地点:地铁九号线
时间:3月23号凌晨00:05
每个平凡人都在争分夺秒,拥有闪耀的人生,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吗?
和平时挤到崩溃的早高峰,凌晨九号线的末班车上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车厢显得空荡和寂寥,只剩下三三两两刚刚才下班的人。
小哥拿着一本书旁若无人的看着,在上海这座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双重的城市里,你必须不断的奔跑,才有可能不被这座城市所淘汰。
他们很多人可能工作在浦东,生活在浦西,每天光上班就要倒三趟地铁,经过二十几站,2小时奔波,即使这样他们不忘在地铁的末班车争分夺秒的看书、学习。
@一场暴雪侵袭的上海
地点:上海各个地点
时间:凌晨三点
雪后的上海焕然一新,道路如此干净和通畅,是他们不眠不休守护着这座城市……
一场暴雪侵袭后的上海,给交通带来严重不便。一夜过去,干净整洁的马路,细致周到的防滑措施,让所有人看到了所谓的“上海城市力量”。
那是因为彻夜奋战、扫雪除冰的武警官兵,环卫、路政、公安交警、物业等等所有坚守在一线的人们不眠不休守护着这座城市。
一座机遇之城、传奇之城、希望之城
在这座城市中
2400万人中的你我从这座城市寻找价值
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默默奉献着
上海!上海!上海!
2400万的你我为这座城市骄傲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