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岳阳街道创新社区治理打造"家+睦邻"模式

2018-6-12 17:03:14发布96次查看

据松江区消息:岳阳街道凤凰小区居民张顺龙的家面积不大,却时常聚集着十几位老伙伴。老伙伴们聚在一起,不打牌也不打麻将,以清茶相伴,聊聊国内时事和社区动态,聊出了满满的幸福感,近日还被街道推选为第二批家庭睦邻点之一,被众人亲切称为“摆龙门阵家庭睦邻点”。
  岳阳街道今年着重打造以“家+睦邻”为主题的睦邻点建设,旨在将家文化和睦邻文化进行进一步的融合和深化。“‘家+睦邻’社区治理项目,‘+’号是超链接的象征,将家庭与楼组,楼组与小区,社区单位、社会组织与社区,社区与社区,社区与街区联结起来,打造新型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舞台,探索实现多方联动的长效机制。”岳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俞悦介绍说。值得一提的是,“家+睦邻”社区治理项目还与复旦大学等高校实现合作,并邀请了专业教授团队提供支持和全程指导。
  “邻里街坊到顺龙家坐坐的习惯差不多有七八年了,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们坐到一起聊天热闹,让人感觉很温馨。”张顺龙家的“常客”张锦贤笑着说。居民当初是如何聚到自己家里的呢?张顺龙回忆道:“因为平时总喜欢帮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们有事就会来家里找我。从过来倾诉自己家事,慢慢变成了大家坐在一起聊。”人越来越多,讨论的问题也从自家的难题扩展到了社区里的难题。位于老城的凤凰小区,老龄化程度高。小区1000多位居民中,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3人,而大部分高龄老人因行动不便而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聊到这个问题时,有人提出:“是不是能做点什么,给小区里的老人送点温暖。”这想法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张顺龙作为“领头羊”,开始和众人一起志愿为社区里的老人们服务。5月中旬,张顺龙等十几位居民共同为社区里的老人做了一顿饺子大餐,光饺子皮就用了20多斤,忙碌一天汗流浃背,但看着老人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大家都觉得受这点累不算什么。
  张顺龙家就像一根纽带,将居民们的心串到了一起。“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不紧张不拘束,畅所欲言,就算一开始不熟悉很快也就亲近起来了。”张顺龙说。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了,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了,寂静的小区热闹起来了。
  像这样的睦邻点,岳阳街道远不止这一个。去年底,岳阳街道公布了首批23家社区睦邻点。
今年5月,第二批睦邻点也陆续挂牌,其中包括了16个家庭睦邻点、12个社区睦邻角和5个社区友好睦邻单位。作为松江中心城区历史最悠久的街区之一,岳阳街道有着新型社区所不具备的邻里守望土壤,居民之间有着更高的熟悉度和邻里黏连度,一些纯朴善良的先锋党员、骨干居民,不仅带头打开了“家门”,还用他们的热情敲开了左邻右里的“心门”。“睦邻点”就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公共发声的空间,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引导和组织普通的社区人成为社区的参与者和改变者。
  除了“摆龙门阵睦邻点”外,新成立的16个家庭睦邻点特色各不相同,如景德路居民区的“剪纸韵睦邻点”和金沙滩居民区的“戏友睦邻点”等则是以共同兴趣为凝聚点吸引居民。松乐苑居民区居民夏鹓秋从医近三十年,退休后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特长,一直在小区里志愿给居民们做健康咨询等服务。“我平时看到医学杂志或者是报纸上有好的养生内容就会抄录下来,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敲到电脑里,再让儿子帮忙打印出来,作为上课的材料。眼神不是很好,打字慢,花的时间比较长。”
  每次给居民上课前,夏鹓秋都要花上三四天的时间来备课,每堂课讲下来,都会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现在走在小区里,居民碰到我都会停下来打个招呼。”“夏医生睦邻点”挂牌后,居民上门活动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夏鹓秋热心服务社区的行动也得到了老伴张四余的支持。虽然喜好安静的他平时沉默寡言,也并未说过支持夏鹓秋的话,但只要看到有用的养生内容,他都会主动帮夏鹓秋摘录下来,用行动默默支持妻子的工作。时至今日,“夏医生”的名号被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熟知,而她也努力引导居民调节生活习惯。每天傍晚6时,她都会和居民们一起聚集在小区广场上做操,小区里健康养生理念蔚然成风。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