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九城艺术联展上海站首场开幕 探寻"中国趣味"
2018-6-12 13:34:50发布85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由新闻晨报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上海站首场,将于6月12日至6月14日在长宁来福士广场上的百年建筑——张爱玲母校圣玛丽亚女中钟楼举办。
此次展览以“中国趣味·江南诗性”作为主题,通过册页、手卷、扇面等水墨形式,讲述中国文人情怀里的江南文化特质,更推动沪上中青年水墨艺术群体勇攀高峰,体现海派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进取精神。上海九城展也在沪上强大的文化建设背景下,于今年扩展成为一个多展场、多板块轮动的“九城上海艺术季”,首场结束后,将在其他商圈陆续展开,各路名家精品也将通过不同主题,送达更多的人群。
已然成为城市文化共同体
《新闻晨报》发起主办的《全国九城艺术联展》今年已是第八年、第七届了,经过多年来的精心培育运作,业已成为城市文化联动共同体,承载着各参与城市的文化寄托。上海九城展根植于海派文化,着力于发掘艺术青年,通过“九城展”的集合推广与“海上星象”的定向运作,已然成为上海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八年间,上海九城展主推的青年艺术家,跃升为上海画坛的中坚力量。
本届上海九城展旨在从“艺术”中品悦“趣味”,读“江南”雅而赋“诗性”,让“中国趣味·江南诗性”走向大众生活,这是九城展的初心,也是这个艺术平台的长期使命。
名家为水墨生力军助威
本次上海九城展通过“海上山名家册页展”、“怀袖清风名家扇画展”、“开卷有益名家手卷展”三个板块,全面展示当代中青年水墨艺术家在传承文化、锐意创新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九城展在展览规模、名家效应等方面都有较大增长,海派前辈名家几乎倾巢出动,为年轻人站台。陈佩秋、张桂铭、林曦明、韩敏、韩硕、卢辅圣、乐震文、张弛、马小娟、朱新昌等水墨前辈名家的作品都将参展,陈翔、何曦、汤哲明、白璎、毛冬华、洪健、庞飞、丁小真、丁筱芳、鲍莺、陈睿韬、唐云辉、冯祥云、甘永川、顾炫、黄为、李言、李忠印、刘旭、马新阳、苗彤、浦均、齐路、邵仄炯、沈飏、施小颉、施忠平、徐旭峰、叶芃、张迎春、张喆、周全、周伟等沪上乃至全国的中青年水墨艺术家成为本届上海九城展的绝对主力。
首度提出美术史新现象
在主打水墨艺术的同时,本届上海九城展还把品种扩大到了雕塑、陶瓷和油画方面,雕塑家周小平,画家陈强、唐云辉,陶艺家孔祥希等将展出他们最新的雕塑、陶瓷作品。
而沪上老一辈西画艺术家周长江、王劼音、黄阿忠、奚阿兴、姜建忠、方昉、凌启宁等,此次将在“无问西东”板块中集体展示近年来的水墨创作,以此体现他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东西方文化如何交融发展的深度思考,该主题将首次为当代中国美术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发掘一个新的现象。
多方位感受“中国趣味”
本次上海九城展将扩充为多个展场、多板块的接力展,第一站为长宁来福士广场上的百年建筑钟楼,主题为“中国趣味·江南诗性”。
参展艺术家庞飞谈到“中国趣味·江南诗性”主题时说,“中国趣味”是九城展上海站长期坚持的内容和品质方面的一个归纳、提炼。无论是册页展、手卷展,还是扇面展,都是一直以来向大众推送的重点,多样的形式围绕着同一个母题,就是“中国趣味”。此次新加入九城展的菖蒲和赏石,是江南文化里一个有意思的角落,也是“中国趣味”的一个内容。
庞飞表示,自古到今,琴棋书画都是一个层面的,都是中国人艺文生活的精神提升,水墨、书法、香道、茶道、菖蒲、赏石等等,都可以归于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和人生态度。因此,把“中国趣味”提炼出来,就是为了让大众更好地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水墨、蒲石、陶瓷等艺术体现出的精致入微和生命品质,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特征。而此前,通过“海上星象”这个艺术品牌,已经举办了“蒲石雅韵”和“云山凭燕几”两个将菖蒲、赏石与书画艺术交融的展览,不但吸引了很多新的观众,更取得了全国影响,一些藏家甚至从千里之外赶来观展,这里闪现的,就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艺术家八年来一起成长
沪上一批中青年水墨艺术家也和九城展一起成长,八年来,他们的艺术不断成熟,业已成为沪上水墨艺术界的中坚力量,透过此次九城展,他们将展示最新的艺术成果。
毛冬华把笔触从外滩伸向京城,她将展示最新的水墨探索——通过现代化的玻璃幕墙看故宫角楼;洪健正在酝酿艺术突破,展示了别有意境的“霾中听琴图”,将当代人类生态思考与经典古画发生有趣的撞击,而他的水墨版“沪上早餐四大金刚”已在朋友圈迅速成为网红;庞飞的大山大水带有南北文化的交叠性,他开始思考笔性、墨性、纸性的交互关系,由此拓展更加开阔的中国水墨境界;甘永川的花卉作品用色愈发透彻、清丽,他对植物的独特感悟是经年累月后的勃发,其水墨长卷给人一种真正的江南诗性。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