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发布,未来,不仅可以在临港看星星,还能探索宇宙的奥妙呢~
今天中午,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大悬挑结构进行整体卸载施工,这标志着上海天文馆所有主体钢结构工程顺利收尾。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位于浦东临港新城,距离轨交16号线滴水湖站约700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
上海天文馆工程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临港大道和环湖北三路交界处,东南紧临春涟河。
将建大众天文台、魔力太阳塔等
工程总用地面积 58602㎡,建筑面积 38164㎡,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5762㎡,地下建筑面积 12402㎡,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3层主体建筑、青少年观测基地、大众天文台、魔力太阳塔等,拟建成全球建筑面积最大、国际一流的天文馆。
大众天文台:里面有一个直径1米的天文望远镜,在科普领域属于最大的一个。
魔力太阳塔:白天可以观测太阳,展示效果也进行了特别设计,观众可以看到一束阳光从天而降,然后观察这束阳光如何神奇地转变成太阳像,而且在不同波段下的太阳像还大不相同。
未来将分三大展区
主展区分为“家园”、“宇宙”、“征程”三个展区:
“家园”展区:从我们熟悉的星空、日-地-月徐徐展开,带领观众漫步太阳系,穿越银河系;该展区中计划建设直径近18米的光学天象厅,将十分逼真地模拟地球上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星空。
“宇宙”展区:从时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五个角度全景呈现宇宙奇妙现象,探索天体演化及运行的机理;
“征程”展区:呈现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历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启发观众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根据建筑特点,主展区被安排在螺旋形的主建筑的主体中,而在其他区域分散式地安排了“中华问天”、“行星乐园”儿童展区、“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
结构体系复杂,形状特殊
上海天文馆的建筑构造极其复杂,其中大悬挑结构更是极为罕见,它是由二层双向桁架结构组成,跨度约61米、属目前全国最大。钢骨剪力墙核心筒作为整个结构的支承结构,支托起了整个大约2000吨左右的主体钢结构。此大悬挑因跨度大,结构体系复杂,形状特殊,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整个施工极具挑战性。
小编在现场看到,建筑体以弧线始发,一系列的像轨道一样的螺旋带状物围绕着整个建筑,并在博物馆的顶部达到高潮。螺旋上升的带子唤起一种动态之感,从地面升起,旋转入空中。受一个三体轨道的复杂路径影响,带状表皮与曲线轨迹完美结合,建筑内三个“天体”的引力对曲线轨迹产生影响: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球体。每个主要元素作为一个天文仪器,跟踪太阳、月亮和星星,并提醒我们时间概念起源于遥远的天体。三个天体相互之间处于动态轨道关系之中,同时它们作为天文仪器反映太阳、月球和季节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