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普陀新闻

老百姓身边的“东方一枝花” ——记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普陀区人民调解协会

2018-6-12 8:39:00发布98次查看
近年来,区人民调解工作蓬勃发展,区人民调解协会把“东方一枝花”栽种到了老百姓的身边,用这朵“和谐”之花的独特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解决方法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为美丽家园建设增色添彩。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普陀区人民调解协会作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受到通报表扬。
主动作为,在区域旧改中帮助居民“分好羹”
区域旧城改造过程中,因共有产权人之间家庭纷争导致无法签约的情况较多,普陀区人民调解协会主动跨前一步,指导街镇调委会在旧改征收基地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派驻人民调解员参与调处家庭共有产、遗产继承等家庭纠纷,帮助居民分好“家庭蛋糕”,避免因征收引发的次生矛盾,助力区域旧城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五年来,已先后在全区20个旧改基地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派驻调解员147人次,累计接待咨询3575件、8983人次,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1422份,通过接待和调解促成签约1774产,收到锦旗77面。
回沪知青子女小王,婚后因经济困难租房度日。2015年,王爷爷家20平米住房好不容易等来了旧改征收,可是,爷爷还有其他子女,征收补偿款要一分为六,住房问题还是难以解决,怎么办?小王拖家带口挤进了爷爷家,当起了“钉子户”。
此时,驻旧改基地人民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找到了小王,提出了让王爷爷将自己名下的征收补偿款补贴给小王买房,由小王负责照顾爷爷的生活起居,为爷爷养老送终的方案。随后,调解员“情、理、法”并用,说动了爷爷和小王的姑姑、叔叔们,共同帮助小王购置了住房,也解了王爷爷晚年生活的后顾之忧。
服务社区,优化“美丽家园”法治“小生态”
近年来,普陀区人民调解协会紧紧围绕“美丽家园”建设,积极参与“无违”创建等社区治理重点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将人民调解与法治宣传工作相结合,做到以案释法、以法促调、以调促宣,不断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十几年前,本区a居委会搭建了一间老年活动室,住在楼上的老李夫妇借机在老年活动室顶层将自家的一室户扩建为两室户。2017年以来,“无违”创建持续推进,a居委会决定拆除老年活动室,但老李却以身患重病、儿子结婚没房为由,不同意拆除自家的违章搭建。
人民调解员老张看到了老李的抵触情绪,考虑到他的病情,一边上门聊家常、一边宣传政策法规,一段时间下来,终于用坚持和真诚打动了老李夫妇,同意拆除违章搭建,还社区一个美丽整洁的生活环境。
全程跟踪,实现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案件“零差错”
作为全市首家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自2006年挂牌成立以来,在调处医患纠纷、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区医调委化解纠纷案件140余起,在市司法局医调办组织的年度案件质量检查中实现“零差错”。
2015年初,小张的母亲王女士因病住院手术,术中因动脉瘤破裂大出血,一直处于植物人状态。小张认为医院手术不当,要求a医院赔偿治疗费、护理费。因双方提出的赔偿金额差距过大,多次协商无果后,王女士被留置在a医院,后又被送往远郊一家养老院。2017年底,小张从老家赶到a医院,发现母亲不见了,于是就集结20多人上门讨要,同时,还在联系老家50多人“后援团”赶赴上海“支援”。
医患双方隔着一条走道对峙,冲突一触即发。区医调委调解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双方同意后立即召开调解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面对面”到“背对背”,历经几轮磋商、五个小时的艰难调解,最终达成一致,后又经历了赔偿款迟到账、医保报销难等问题,在调解员的持续跟进下,拖了近三年的医患纠纷终于成功化解。
普陀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