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徐汇中学邀请到了上海市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的专家团队走进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的拓展课课堂,为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多个精彩纷呈的前沿课题实验。短短的五个星期的学习让每一个同学都受益匪浅。
6月5日下午,我们在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参加了最后一节拓展课,同学们分组准备了课题报告,用自己收获的知识同研究所的专家老师们做道别,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课题报告分为“艺术天赋:微生物绘画”、“心灵手巧:肿瘤筛查”、“分析逻辑:遗传病诊断”三个实验方向。
有的同学介绍了他们是如何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进行生物绘画,在小小的培养皿里展示出来的画作精细而又灵动,珊瑚的红蓝黄颜色全部经诱导呈现,非常漂亮。
有的同学带领我们重新回顾肿瘤基因检测及egfr病人测序,回顾实验过程中用到的那些常规课堂上从未见过的仪器和工具,还根据这个实验拓展了同样用于肿瘤基因检测的“ctc检测法”,比对两种方法的异同,简直脑洞大开。
还有的同学分享了粘多糖相关罕见病诊断实验,并且和专家老师们再次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未来医疗技术的前景。在问题答辩环节,老师们还耐心地补充了便于临床试验的动物细胞模型,保证新疗法的临床安全;高科技手机软件开发,给行动不便的患者带去“家庭化验”的体验;基因治疗法从最基本的治病,到未来有朝一日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等等,让同学们进一步领略到生物工程的巨大魅力和前景。
分享经历、总结不足、提出启发、探索未知……同学们很快就克服了“脸皮薄”的胆怯,和专家老师们讨论得如火如荼,短短的80分钟根本不够用。最后经专家打分和投票,评选出了11名获奖同学和团队。
这个学期的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的拓展课让我们接触到了过去甚至可能未来也不会涉及的生物工程领域,了解了许多关于生命密码的奥秘。我们感叹生命的神奇,也敬重探索前沿领域的生物学家们身上具备的认真严谨与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更激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科学的学习热情,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之中会有那样的追梦者,对生命密码的破译以及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责审: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