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嘉定新闻

“医联体+亚专科”造福郊区居民

2018-6-8 0:00:00发布87次查看

市区难见的宽敞崭新院区,先进的检验标本和药品智能配送轨道车,40%员工是总院资深专家——瑞金医院北院落户嘉定五年,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更形成了“瑞金医院-瑞金医院北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四级医疗联动机制,带动起高血压、血液病等高水准特色专科,让嘉定居民有了直通“一号难求”专家资源的绿色通道。

一体化运行,嘉定有了三甲大院

6月6日,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郊区医联体新气象“系列专题报道,第六站来到了嘉定区医联体。

在郊区建设三级医院,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旨在实现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布局优化,加快推进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辐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就由此落户在嘉定新城。依托这所有百年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甲大院,瑞金医院北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与瑞金总院一体化运行、同质化管理,北院的院长、书记由总院的院长、书记兼任,各科室主任也由瑞金医院科主任兼任。开院之初,瑞金医院北院有40%的员工是瑞金总院的资深专家,另有30%是从2010年瑞金医院北院筹建起就在总院接受系统化培训和轮转所储备的新职工,专家门诊出诊专家中有95%来自于瑞金医院。

五年来,瑞金北院在危重病例抢救,在禽流感防控、集体工业气体中毒等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都积极发挥三级综合医院的作用。通过整合丰富的多学科优势,该院已成功救治危重病例千余例。作为瑞金医院危重创伤救治和空中救护基地之一,瑞金医院北院完善的应急方案还能把瑞金医院专家第一时间内请到瑞金医院北院会诊,或将瑞金医院北院危急重症伤员通过绿色通道转送至瑞金医院。也因为有了空中救援,嘉定区的120救援基地也落址北院,更好起到联动作用。

四级医疗机构联动,难治性高血压不再“难治”

为了将瑞金的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更好地服务嘉定居民,2017年8月,“瑞金医院北院-嘉定医疗联合体”签约成立,这也是嘉定区内第一家区域医联体。医联体按照“1+1+x”的组建模式,由瑞金医院北院牵头,南翔医院作为中坚力量,联合马陆镇、南翔镇、新成路街道、嘉北工业区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等组建而成。借助于瑞金医院-瑞金医院北院两院的一体化运营、同质化管理良好基础,“瑞金医院-瑞金医院北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四级医疗联动机制很快成型。

通过开通嘉定区域内医疗机构专家门诊预约平台、预留号源等措施,使区域内百姓能优先预约到平时“一号难求”的专家资源,就医过程更为便捷。专家门诊绿色专享通道开通后,预约次数逐渐增加,更多居民愿意在身体不舒服时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一看,听听社区医生的意见,而不是一股脑的往三级医院跑。

嘉定区域常驻人口148.7万,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19.87%,而高血压患者达14.9万人,占常驻人口的10.0% 左右。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先行倡导开展嘉定区高血压分级管理,创建了高血压分级管理的“嘉定模式”。通过发动全区各级医院,采用“1+1+1”专家团队与嘉定各社区千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签约。患者们在专家指导下以血压达标为重点,兼顾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干预。该项目打通了高血压管理指南到社区临床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在基层医疗机构率先推广标准化高血压治疗方案,吸引了诸多国内同行前来参观学习并得以推广。

在嘉定区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参照瑞金医院北院降压药物配备,全区内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渐实现了降压药物的统配,配备一些原来所缺乏的高血压二线用药及急症用药,基本药物种类已平均达30种。通过采用延伸处方+延长处方,不仅方便了居民社区就诊,而且减轻了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压力。

2016年3月,瑞金医院在上海成立首个专科医联体“上海瑞金血液病医联体”,对每家成员单位创新开展“亚专业+医联体”分工。瑞金医院北院血液科作为瑞金医院血液科在嘉定的延伸,也在嘉定范围内开展了血液专科医联体建设,患者在瑞金医院进行诊断和首次治疗后,至相应成员单位接受后续治疗。

互联网+医疗,区域影像中心成了“会诊中心”

早在2014年4月,嘉定就成立了区域影像中心,联影-嘉定区域影像会诊中心于2015年7月在瑞金医院北院正式启用。在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和磨合后,影像会诊中心的作用逐渐显现,截止2018年5月,共完成疑难会诊病例1000余例。除了完成各医院发起的会诊请求外,瑞金医院北院还利用影像会诊中心的音视频与图像同步功能,多次与南翔医院等进行了点对点的远程疑难病例讨论。

区域影像会诊中心的建立解决了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不足、影像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并让嘉定区就诊患者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获得三级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下阶段,医院将充分利用区域影像中心的资源,建立以影像数据为核心的患者健康档案,形成包含患者检查检验、门诊、住院等信息的数据库,开展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区域内科研、教学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医院还将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通过完善包括转诊管理、会诊管理、信息查询在内区域内医联体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区域内远程网络医院医疗服务模式,实现远程诊疗、远程服务、远程教育,更好地协助基层首诊,畅通转诊通道。

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郊区医联体新气象“系列专题报道,第六站来到了嘉定区医联体。

求解看病难、看病贵,嘉定区找到一种全新模式。昨日,“医学界”在“郊区医联体新气象”系列采访中获悉,嘉定区紧紧围绕“3+2+1”的目标推进医联体建设,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到医院普通门诊患者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目前已初显成效。

一体化运行,95%的专家来自瑞金医院

“医学界”了解到,在郊区建设三级医院,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旨在实现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布局优化,加快推进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向郊区辐射。而嘉定新城拟打造上海产城融合和吸引高素质人群宜居创业乐土,亟需优质的医疗资源保障,位于嘉定新城中心城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下简称“瑞金医院北院”)应运而生。

“瑞金医院北院从一开始就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与瑞金医院一体化运行、同质化管理,这确保了瑞金医院北院的高起点、高品质。”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在瑞金医院北院建院五周年大会上介绍到。

瑞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百十年历史及一大批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瑞金医院北院运营之初就确立了一体化运行的思路,瑞金医院北院的院长、书记就由总院的院长、书记兼任,瑞金医院的科室主任同时也兼任瑞金医院北院的科主任。

据介绍,开院之初,瑞金医院北院有40%的员工是瑞金总院的资深专家,另有30%是从2010年瑞金医院北院筹建起就在总院接受系统化培训和轮转所储备的新职工,专家门诊出诊专家中有95%来自于瑞金医院。一体化运行的思路,保证了瑞金医院北院与瑞金医院的同质化管理。

“互联网+医疗”,助力医联体上下贯通

近日,李克强总理调研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基地医院时,听取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的汇报,对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的远程门诊、远程诊断给予了充分肯定。而瑞金北院在“互联网+医疗”的道路上早已先行先试。

据介绍,瑞金医院北院探索互联网+医疗模式,通过完善包括转诊管理、会诊管理、信息查询在内区域内医联体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区域内远程网络医院医疗服务模式,实现远程诊疗、远程服务、远程教育,更好地协助基层首诊,畅通转诊通道。

在医联体正式成立后,2018年4月瑞金医院北院放射科还将连续承办了5年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腹部放射学高峰论坛”直接放到了南翔医院,将放射影像诊断的最前沿的动态进行面对面的教学。进一步推进“精准医疗,影像先行”的理念,有序推进影像专业医联体的建设工作。

另据“医学界”了解,早在2014年4月嘉定就成立了区域影像中心,联影-嘉定区域影像会诊中心于2015年7月在瑞金医院北院正式启用。通过影像会诊中心,瑞金医院北院对嘉定区内7所区级医疗机构放射科医生在影像诊断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远程会诊,并形成会诊报告。截止2018年5月,共完成疑难会诊病例1000余例。

完善家庭医生执业模式,签约率达84.16%

据嘉定区卫生计生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延伸和实践,嘉定区还积极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不断探索体制机制、运营模式、社会宣传等一系列创新。目前,嘉定已在全区铺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全区签约居民24.15万人,签约率17.73%,60岁以上居民签约16.24万人,签约率达84.16%。

据了解,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展家庭医生制度改革的地区之一。在上海16个区中,嘉定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果显著。在上海嘉定区,家庭医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3+x”家庭医生执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家庭医生的服务范畴和效率。嘉定区“3+x”家庭医生团队,由1名全科医生、1名家庭医生助理、1个区域家庭医生服务中心和若干个外包服务中心组成,针对居民健康需求,整合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综合、连续、全程性的健康管理。

“从便利家庭医生工作为出发点,我们进一步再造和优化了家庭医生的首诊流程。”据介绍,目前嘉定区已开展家庭医生首诊分诊系统改造、家庭医生服务中心建置与运营、家庭医生助理(健康管理师)培训、家庭医生工作室改建等项目,同时开发建设了预约挂号系统、分诊系统、统一支付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四个子系统,真正地发挥家庭医生的功能实效。


嘉定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