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文化|江南丝竹重回大众视野 年轻爱好者组团奏出“非遗雅韵”

2018-6-10 17:42:31发布89次查看

图片说明:上海江南丝竹乐团专场音乐会现场
东方网6月10日消息:慢板甚似“梵音佛曲”,中板又若“翩翩乐舞”,热烈之处如“赛龙夺锦”,《阳八曲》、《行街》、《云卷云舒》……一首首江南丝竹乐曲,用笛子、二胡、扬琴等传统民族乐器,奏出“柔美糯”的丝竹之声,勾勒出地道的江南韵味。今天下午,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江南丝竹乐团为市民带来了一场清丽雅致的专场音乐会,为期三个多月2018年上海市江南丝竹社区巡演活动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年轻人奏响丝竹传承的乐章
当天参加演出的上海江南丝竹乐团是一支声部齐全、年轻专业的非职业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乐团成员们分别来自专业院校和院团、文化宫、文化馆等单位,个个都是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乐团的艺术指导老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江南丝竹市级传承人成海华表示,这样一支丝竹乐团历史上很少见,江南丝竹的发展需要民间和专业结合,更需要年轻人的热情参与。
图片说明:上海江南丝竹乐团成员正在演绎
据乐团牵头人,市非遗保护中心蒋薇回忆,乐团成立于2016年底,当时面向全市公开招考,有近90位丝竹爱好者报名,经过三轮严格的筛选,13位成绩最佳者被录取为乐团正式成员。其中,古筝演奏者史婷是江南丝竹市级传承人孙文妍教授的弟子,二胡演奏者施悦是二胡演奏家王永德教授的学生,琵琶演奏者史文靖是浦东派琵琶传承人周丽娟教授的学生,扬琴演奏者桂好好、笛子演奏者杨仁杰、阮演奏者刘芳都曾获得过文华奖。
图片说明:上海江南丝竹乐团乐团的艺术指导老师成海华(左)
对于这支队伍的成立,成海华由衷地感到高兴,“江南丝竹的传承,以后就要靠年轻人了”。队员们的热情感染着成海华,他倾尽全力给予指导和帮助,每场排练必到,每场演出前必须亲自听音响,给他们排站位,从各个细节着手保证演出的效果。他给队员们排演的曲谱,不少都是祖辈流传下来的。
非遗雅韵重回大众视野
2018年上海市江南丝竹社区巡演是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与上海市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全市各区非遗保护中心和相关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齐联手,于今年3月首次启动。20个基地的乐队,走遍16个区的20个社区,开展了21场演出。本次巡演也是十年来上海最大规模的一次江南丝竹社区展示,市民反响十分热烈。仅6月10日当天演出的150张票,在“文化上海云”上开票后,10分钟就被抢光,有的市民更是千里寻音而来。
图片说明:观众起立为上海江南丝竹乐团专场音乐会鼓掌叫好
市民的热爱也让乐团成员们感到惊讶与欣喜。他们认为,演出受欢迎源于市民对江南丝竹的热爱,“非江南丝竹,不能体现江南的山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丝竹在上海非常繁盛,上海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丝竹乐手,江南丝竹开始向更高雅、更精致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的传统文化升温,使江南丝竹这一上海传统音乐品牌受到更多关注,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本次巡演让江南丝竹这一传统音乐重回大众视野,回归社区百姓的生活。
早在2014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启动了面向全市基层社区的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创建工作。2017年,共评出11家优秀、9家优良、2家合格基地。被评为优秀和优良的20家基地参加了本次巡演,既有上海国乐研究会这样的百年社团,又有长桥街道申韵丝竹社这样的后起之秀;既有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丝竹乐社这样来自各行各业的丝竹爱好者,又有上海音乐学院昕悦丝竹组合这样受过多年专业音乐训练的丝竹传承培养对象。通过本次巡演,不但社区居民得以聆听江南丝竹、感受海派文化,更让各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开启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