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学生能讲多个非通用语种

2018-6-10 19:03:18发布89次查看

学生用阿拉伯语表演。
东方网通讯员焦苇、记者刘轶琳6月10日报道: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成果展示暨“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项目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今天下午在风华初级中学举行。15所中小学被授牌为“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学习计划项目实践基地”。仪式上还举行了一台以9种外语、歌舞、戏剧、配音、朗诵的精彩文艺表演。
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是事关“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2014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项目,并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具体实施。3年多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全力支持、和与各区中小学的通力协作下,现已在全市7个区的15所中小学开设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希伯来语、瑞典语、希腊语、泰国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9个语种课程18个教学班,约350名中小学生学习,该项目深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肯定和欢迎,不少区纷纷表示希望进一步增加教学语种、扩大教学规模。
据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上海地区唯一一所以多语种人才培养享誉国内外的国家重点大学,已经为本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教学和科研提供巨大的学科与智力支持,今天“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学习计划项目实践基地”的建立将有助于该校进一步发挥非通用语师资团队、教学实践等培养和孵化,更好地探索在青少年学习阶段的研究与实践,为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人才保障。
与此同时,市教委将进一步携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各区教育局共同打造一支青少年非通用语种教育教师队伍,引进、编写一批青少年非通用语种教材,探索一套青少年非通用语种教法,完善青少年非通用语种的衔接教育,促进上海市中小学的国际理解与非通用语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和上海市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非通用语的人才。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