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小6岁,最长80岁,社区居民走上t台,这里曾是民族工业发祥地,如今主打创意牌
80岁长者、6岁稚童,统统成为舞台上的模特,在以滨江风貌为背景的荧幕前,定格出充满生活气息的自信一刻。6月7日下午,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滨江文化季”创意文化周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时装秀拉开帷幕。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时装秀的服装、演员全部来自社区单位、合作伙伴和社区居民。用五里桥街道居民的话来说,这是一场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体验秀,秀的是生活之美、内心之喜,秀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里桥街道是江南造船厂和其前身江南制造总局的所在地,作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过去提到五里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厚重的工业文明积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部分园区也在五里桥,近年来,随着后世博效应逐渐显现,五里桥产业布局也经历不断升级,创意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8号桥、智造局等创意产业园已汇聚起一大批3d打印、虚拟现实等创意设计类公司,这些新经济元素的茁壮成长不仅成为社区创意产业的一张名片,也为社区文化增添了新的创意色彩。
作为曾经的世博区域,坐落分布着诸多文旅休闲资源的滨江岸线也是五里桥的宝贵资源,街道以滨江资源为特色,推出公共文化品牌“滨江文化季”,一季一主题,贯穿全年,服务全民。今年夏季的滨江文化季突出“创意文化”主题,推出创意文化周活动,包括创意时装秀、创意手作“益集市”、创意作品展等丰富内容。
除了打造社区公共文化品牌,五里桥还跨界整合资源,积极深化区域化文化发展新模式。今年初,街道发起成立“文化议事会”,邀请社区内的世博会纪念馆、黄浦区教育学院、上海音乐出版社等文教单位与社区文化名人参与其中,打破原有的行政阻隔,共同为社区文化建言献策,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使辖区内的单位和个人成为社区文化自治的发起者、参与者和监督者。
“滨江文化季”创意文化周启动仪式上的时装秀就是区域化文化发展模式的一次社区实践。五里桥辖区内的三枪集团、城市花园幼儿园等企事业单位、黄浦区文化馆及社区旗袍队等居民爱好者共同参与。现场展示的服饰既有三枪集团提供的都市职业装、生活休闲装,也有居民们自己的旗袍、礼服、生活装扮,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们还带来了他们的服装设计作品。
作为创意文化周的组成单元——创意手作“益集市”以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呈现剪纸、旗袍秀、江南丝竹演奏、越剧折子戏、独角戏等一大批非遗表演和传统文化节目。义卖活动上,大世界传艺中心通过非遗传习基地·上海晧古文化艺术馆组织了一大批非遗和民俗手工作品,五里桥街道推出体现社区特色,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微雕、串珠、毛线编织、旧物再造编织等手工作品,为社区居民带来“生动、立体、互动”的非遗体验活动。创意作品展将展出部分艺术家、学生和五里桥居民以“和美五里”、“五里十景”为内容的书画、摄影作品,并将据此评选出五里桥街道十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