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档案见证改革开放 上海档案馆公开近百件改革开放时期珍档

2018-6-8 14:57:27发布88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6月8日报道:明天是“国际档案日”,今年档案日主题为“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因此,上海市档案馆将陆续向社会开放第30批档案,共计8300多卷,其中部分涉及改革开放初期历史。
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上海档案系统珍档发布和联展上,记者见到了奉贤江海公社跃进十队试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相关文件。
图片说明:江海公社跃进十队试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相关文件
江海公社跃进十队可以称为上海的“小岗村”,作为沪上率先搞起“大包干”的地区,试行一年,便在全县推广。
要知道,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郊区农村干部还是谈“包”色变的,它被人与资本主义划上等号。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的成效让江海公社跃进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朱德龙深受震撼。看到了小岗村靠“大包干”翻身的新闻报道,上有中央红头文件撑腰,下有榜样领路,江海公社跃进大队毅然冲破“一大二公”的禁区,在上海郊区率先搞起了“大包干”。
奉贤区档案馆徐俊告诉记者,这本小册子是当年24户人家抽取了10户样本作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1981年下半年开始,有三个数据有了变化。“一是农业用肥的变化,数字在慢慢减少,农民自己承包后有多少田用多少肥;二是精耕细作后产量得到了提高;三是劳务收入增加了不少。社员邹克其一家5人,忙时种好责任田,一年腾出3~4个月替人理发、卖棒冰、贩运苗鸡苗鸭、饲养肉用鸡,全年种田和多种经营收入3000多元。”从此,跃进十队治穷致富迈出了第一步。
图片说明:陆家嘴中心区变迁照片(1993年、1996年、1998年、2000年)
浦东陆家嘴,现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谁能想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几十年里,浦东最高的建筑,竟是一座只有24米高的8层消防瞭望塔。随着浦东开发开放,陆家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时,这里还是一片沉睡的土地,集中着码头工厂和低棚矮屋。1994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一枝独秀”,是上海第一幢超高层建筑,改写了浦东原有的天际线。1998年金茂大厦落成,被誉为“中华第一高楼”,刷新了上海的新高度。这四张照片,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浦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已经形成,浦东俨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图片说明: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建设的文件与照片
图片说明:浦东国际机场建设的文件与照片
记者了解到,截至日前,上海市档案馆已累计向社会开放改革开放时期档案5.4万余卷,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在为期一周的“上海市档案日”系列活动,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有关文博单位将为广大市民带来珍档发布、展览陈列、现场咨询、论坛讲座、档案故事汇等多种形式的档案文化传播活动。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