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手头有个首付钱,是先买房还是先创业?

2024-5-27 21:44:34发布4次查看ip:发布人:
闲聊的时候一问,原来人家是大学毕业后用了家里攒给他买房的钱开始了创业的征程。四处一打听,整了半天这些创业的小伙伴们的情况都差不多。这些上学时都坐不住板凳的家伙上班之后也根本坐不住办公室的椅子,反正现在提倡全民创业,于是拿着家里给他们买房的钱开始了创业之路。
这让小明想起了一条微博上写的:现在创业致富有新招!一开始先可劲儿吹,什么商界人脉政府批文要啥有啥。等拿到100万投资的话就赶紧买套房,拿到200万就买两套,如果还能剩下钱就用来养活自己和员工。假装项目进行了三年,手上这点儿钱也花差不多,等投资人一过问马上把房卖了,增值套现没风险。这个微博虽然无厘头,但是把买房和创业联系到一起还真的是能引发不少思考。对于千禧一代来说,买房早在十年前就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始终是沉重的负担。而创业是最近几年新兴的概念,在国家鼓励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下,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发现拥有自己事业的门槛已经降低。或许像乔布斯那样,从一间车库里成立的小公司最终成就传奇的故事,有一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创业的黄金年龄同时也是进入晚婚期的年龄,结婚难免就要提前买房。而买房要花钱,创业也要花钱。一个能够成就家人,一个可能成就自己。所以有些现在已到结婚年龄却怀揣创业梦想小伙伴遇到了这样的困惑——父母给攒了几十万,是该拿来买房还是创业?
不往远了说,这种困惑现在小明身边就真实的存在着。小明的大学室友老四始终有着创业梦,初期在用业余时间试水的时候小明还不遗余力的上手一起帮忙。他原本计划先工作几年,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经济基础之后,再开始自己创业。按说这种想法也算是比较务实,总比不少刚毕业仅仅是不愿意朝九晚五的上班,连工作态度都没搞明白就喊着创业的小家伙们强多了。后来他攒了一些钱,再加上父母给了一些,正想放开拳脚大展身手的时候,女朋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老四说,他本来打算结婚之后先暂时租房住,因为手上的钱全都投在自己的事业里了。但是女朋友却一定要坚持有自己的房子才能结婚,否则大家的青春都挺珍贵的,就不要再耽误对方的时间了。但如果现在就买房,就意味着要把事业中断积蓄都拿出来,前功尽弃不说,几年之后还有没有现在这样的创业热情也是未知数。相比之下,老三就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在自己还没结婚的时候,就用父母给的钱交了一套学区房的首付,而且还一口气贷了三十年期的等额本金,从那之后背上了每个月3000多块钱的贷款。巨大的房债压力让他遇到好的创业项目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错过很多好机会。不过随着几年下来收入的水涨船高,每个月还款的数额反而因为等额本金越还越少,所以老三现在的生活虽然压力不小,但还算滋润。按他的话说,买房和创业,或许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重要的是无论做出了什么选择都不要后悔。
相比之下,老大的做法似乎更加极端。2006年的时候,他胡子还没长全,却四处借钱在香坊进乡街一带买了一套新房,那时候那个片区还挺荒凉,连公交车都不通几趟,房价每平米2000块钱也有不少人嫌贵。2010年的时候这套房子已经升值了差不多一倍,老大把这套房子卖了,又添了点钱在哈西和松北分别买了一套房。其中哈西那套房在买的时候楼还没起,放眼望去除了六九联中孤零零的杵在那块地的旁边,四周什么也没有。等到2014年,哈西那套房子已经升值到很可观的程度。那一年老大在自己松北区的家里,用卖掉哈西房子的钱启动了一个项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哥儿几个,他把握住了买房最有利可图的那个时期。
那天在微信群里,老大这么对哥几个说:如果又有激情又有理想,手头上还有一笔钱,那就去创业。如果希望生活稳定,觉得自己不是创业的料,那就趁着房价现在还算平稳赶紧买了吧。老三老四都没有说话,过了半天我问了一句老大:怎么才能像你一样有理想有激情,同时也能兼顾家呢?其实问完之后我自己心里也清楚,买房和创业都是一回事,能把握住机会的人其实很少。当然,因刚需而买房的人不算在内。
作为千禧一代,怀揣抱负和梦想的激情确实应该成为社会主流,也应该成为实现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可现在,房子的问题也让不少有志青年的价值体现打了折扣,在房价逼迫中,不得不为生计考虑。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