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全球汽车供应商百强榜,日系占三成,中国却.....

2024-5-27 17:52:58发布3次查看ip:发布人:
这份榜单,由权威机构普华永道提供数据支持,每年根据供应商上一年度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业务中的的营业收入(销售额)进行排名。
由此,2016年全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发布的则是2015年度各供应商的业绩。
博世、电装和麦格纳位居前三甲,日本企业百强席位最多,达到30家;中企仅仅只有两家进百强,成绩最好的延锋达到第18名。
百强中,有30家日本公司、25家美国公司、18家德国公司,三个国家就占据了73席,近三分之二的席位。
在前十里面,德国独占3席。可以说,日本企业在百强里席位最多,而德国企业排名比较靠前,美国企业则是数量和排名都略逊于日本企业。
前四强中的两强再次易主,但德国的博世仍位列第一,并且在2011-2016年连续六年蝉联百强名单榜首,12年里仅在2010年榜单(即2009年配套业务营业收入)被电装超越。
该集团也是目前唯一配套业务营业收入超过400亿美元的公司。
今年有两家中国企业本次登榜。分别是排在第18位的延锋汽车内饰系统和第77位的中信戴卡。
延锋今年在榜单上排名提升了8位,配套营收同比大涨30.8%,这也创下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单”上的最好成绩,成功杀入了前二十强。
该公司2015年首次登榜,即创下第26名的好成绩,2013年底收购伟世通业务,大幅扩大了延锋的配套业务规模,所以2014年业绩的猛涨奠定了2015年榜单的名次。
之后又于15年,延锋与美国江森自控签署了全球内饰业务重组协议,使其国际化发展更上一层楼。
所以延峰的崛起,其实相比技术升级业务发展,更可能是在前期属于资本运作的结果——延锋如果要充分吸收伟世通的技术和资产,依然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
横向比较,中国不要说同日德美三巨头抗衡,便是韩国也远远甩开了中国。中国企业的席位数量排在第二阵营末尾,甚至不足韩国的一半。
中国企业最高第18名虽然排名不错,但韩国的现代摩比斯可是距离五强只有一步之遥。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行业质量标准的提升,整车行业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德勤中国发布的《2016中国汽车行业对外投资报告》表明,自主品牌汽车和零部件企业自2013年起,三年内已完成海外并购交易共计60宗,涉及金额177亿美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约1.2万余家,尽量数量众多,但大而不强,行业集中度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主要总成和关键部件技术仍受制于国外先进零部件企业。
许多中国企业把发展目光投向了外延式并购,这样既能加快企业转型,借助海外企业原有的配套关系,提高其在整车行业的接受度。
不过,同样是在海外收购,零部件公司的收购并非简单的“买买买”,比整车品牌的兼并更容易推进,与能够更直接地用资金换取技术和经验。
所以,零部件企业寻求海外并购最重要的还是吸收管理经验和技术研发能力。
未来,锻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力,将会作为制造业支柱产业的汽行业首要发展目标。
「工业风向标」主要介绍最新工业发展动向、趋势,原创发布工业领域信息图表,解析「工业4.0」相关技术。您的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想了解更多最新工业信息,请添加 工业风向标微信号:ind2025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