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农村土地改革分叉口:农民从要活着到要活得好!

2024-5-27 9:02:54发布3次查看ip:发布人:
一、农村发展重要,但农民的生活保障更重要!(只有活着才有发展的可能性)
上世纪80年代,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之初,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吃饭问题(全国也是),因此,首要的问题是农业生产填饱肚子的问题。因此农民致富不是当时考虑的问题,所以当时的农村土地的政策设计就是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民。这个承包经营权,说白了就是耕种权,只能种地,不能干别的,没有财产属性和金融属性。
为了解决城里人的吃饭问题,农民本身还是要承担责任的,三提五统的税费。
二、农村发展和农民的生活保障同意重要!(活着不是大问题,发展也重要)
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全国人吃饭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一部分农民逐步脱离农业从事劳动 密集性产业。农民普遍有了致富的念头,人活着总要有点儿追求嘛!否则跟咸鱼有毛线的区别?
但是农民有了致富的想法,身边这些东西拿算盘一算,除了房子和老婆孩子是自己的,其他身无长物。何以致富,去乡镇企业上班是一个选择,但毕竟不能所有人都去上班,农民能不能依然土地发展?是农民给政府提出的新需求。
这种情况下,部分地区尝试农民依靠土地发展,农地转用,乡镇企业,土地流转等各种尝试遍地开花。
三、农民保障重要,但农业发展更重要!(活着不是问题,发展更重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开始进城打工,但农民却只能迈进去一只脚,另一只脚确依然留在农村。一个由于户籍限制,农民在城市无法享受公共服务,二是由于经济条件,农民进城缺乏初始资本,大部分农民无法依靠打工收入在城市里买房落户。
另一方面,农民进城造成农村土地大量抛荒,农民的收入越来越不依靠土地,这使得土地作为农民的生存保障的逻辑发生了变化,即使无地农民也可以依靠打工生存,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民也可以依靠国家的托底政策保障生存不是问题。
因此发展才是农民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在农村土地改革的交叉路口,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被放大,土地确权,三权分置,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农房抵押,征地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有偿退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鱼贯推出。
希望这些措施能够让农民活的更好!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