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设计师的职业规划(一)职业设计师

2024-5-26 21:22:15发布3次查看ip:发布人:
今天,邹镇孟先生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设计师的职业规划。
邹镇孟认为设计师分两种:职业设计师、自由设计师。
相比自由设计师,职业设计师在设计师总数里,占有压倒性的比例。作为设计师中的大多数,职业设计师又分为驻场设计师和非驻场设计师。
驻场设计师就是在企业工作的设计师。这种设计师跟工厂打交道比较多。像美的海尔西门子这种大型企业或者深圳遍地都是的这种小企业里的id设计师。好处是对某一个领域比较精比较专。对加工生产流程比较熟悉,对产品的成本和量产的把控性会比较好。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磨这个,已经吃了太多亏,所以他看到同行的这些东西,他会很容易去评估成本以及量产的可行性。所以相对来说他做出的东西一般都能落地,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而且他更加熟悉自己的企业。劣势就在于他做出的产品比较单一,眼界比较窄。他不停地在老思维里周旋,毫不意外他会产生审美与认知疲劳,他对产品的跨界思维会比较弱。在如今多样化的世界里,如果一个产品没有跨界思维,那么它的迭代更新就缺乏新鲜感,无法满足大众需要。无论你是高手还是新手,这都是很大的弊端。
当一个设计师成为一个高手的时候,你不但可以做产品设计,你还可以做平面设计,甚至你连建筑设计都可以做。当你在一个企业呆久了,你不要说跨专业了,甚至你连跨界都做不到。那么这是笼统地说这个驻场设计师。驻场设计师当然也分高阶的和低阶的。高阶的设计师可能说他对产品的套系感家族化的感觉会把控的比较好,对整个行业的同类产品也分析地比较透彻,所以做的东西比较稳。那么低端的呢,他可能是为了工资去的,那么他可能越做越low,越low越做。因为一个企业里不可能有二三十个设计师,设计氛围会比较弱。一个产品的好与坏都是你的领导给你的评价,这种评价显然是不够专业的。在其中你对你自己做的东西没有一个比较。这种情况下在企业待个两三年,你可能就变成了设计无能,就是你不能做设计了。很多设计师因此不愿意去企业,企业也很难招到优秀的设计师。不用我们解释,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都是有个人品牌和工作室的。
这种情况呢,企业为了得到新鲜的血液,为了得到更好的设计,为了开阔它的设计眼界和思维,就会找到专业的设计公司来外包设计。这时候驻场设计师就变成了对接人员。这也是为什么驻场设计师会变成设计无能的其中一个原因:他懂他看他能评但是他不能做。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非驻场设计师。非驻场设计师的特点就是接触的案子比较多比较杂。因此他无法对专一领域有非常深入化的设计。我们设计同样一个产品,企业的设计师可能会有各方面的局限。这里打个小广告,设际邹工业设计是2017年发展最快的设计公司,《设际说》就是我们公司的栏目,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我们!但设计公司里的设计师呢,他可能在前几个方案里会有更多的灵感。他可能第一次接触这个产品有更无拘无束的想法。虽然他也是专业设计师,不会设计出一些天马行空无法落地的项目,但是他同样也不会考虑到成本,不用担心这个产品会影响企业投入,他可能更会考虑的是自己做的产品更适合这个企业的战略。比起深入程度以及对产品的现状分析、量产成本把控,他是不如这个驻场设计师那么清晰的。这是非驻场设计师的其中一个问题所在。
那么说到非驻场设计师我们不由要说到设计公司。设计公司号称专业的设计服务,但是其实他们根本留不住专业人才。为什么呢?因为设计公司的普遍待遇没有那么高。设计公司是靠设计人员的堆叠的服务机构。普遍来说收入越大,人员越多。收入越少,人员越少。但是我们不可能说这个月收入很多,下个月也是同样多,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每个月都接到这么多案子。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摸索出我们的收入到底适合多少人。也就是会有一个人员限制来平衡这个收入。而且公司业务量也不能像传统企业一样不停翻倍,这个时候你也就不能给设计师更好的待遇。因此很多设计师可能他在工作三四年以后,选择离开。设计师从业时间越长,随着能力的提高,他的价值越大。当前待遇无法满足他的时候,很有可能他就会自己创业。这就是设计公司的悲哀和设计师的悲哀。
么反过来,优秀的顶级企业,他就会花重金去招聘工作三四年的优秀设计师,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和闭环。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