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首批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正式确定

2024-5-26 4:03:01发布2次查看ip:发布人:
首批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正式确定
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科技厅、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公布了首批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等11个单位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这标志着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开始驶入“快车道”。
培育和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首,也是《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明确的“九大工程”之一。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平台,它主要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和载体,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这种创新平台既是制造业协同创新的新型载体,又是制造业技术转化的中试基地,也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和人才培养中心。
为做好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印发了《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基本条件、建设要求和实施步骤等。根据建设方案要求,从今年5月开始,我省正式启动了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遴选和评审工作。在单位自愿申报,地市(县)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论证和现场考察,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省新型成像技术创新中心、省轴承创新中心、省先进耐火材料创新中心、省起重物流装备创新中心、省智能工厂系统创新中心、省功能金刚石材料创新中心、省猪肉制品加工创新中心、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省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以及省高效能铝基新材料创新中心等11个单位被列为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这11个培育单位主要聚集在我省五大主导产业领域,大多分布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其牵头单位都是本行业的骨干企业或主要研发机构。11个创新中心将分别面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发展需要,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从而实现技术突破,加快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等。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科技厅、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将对获批的11个培育单位加强工作指导,帮助完善建设方案,协调落实支持政策,加快建设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并着手开展技术开发,面向行业开展公共服务,争取早日成为正式认定的省级创新中心。此外,对符合条件的创新中心,将帮助他们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陈维忠副主任
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抓好这11家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底要力争认定2—3家省级创新中心,推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引领示范效应;到2020年,建成15家左右省级创新中心,争创1—2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初步形成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体系和供给机制;到2025年,建成25家左右省级创新中心,并争创3—5家国家级创新中心,构建比较完善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形成显著的支撑效应和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全面提升我省制造业竞争实力。
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名单
序号
制造业创新中心名称
牵头单位
所属行业(领域)
所属市(县)
1
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装备制造
洛阳市
2
河南省工业新型成像技术创新中心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电子信息
郑州市
3
河南省轴承创新中心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4
河南省先进耐火材料创新中心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型材料
5
河南省起重物流装备创新中心
卫华集团有限公司
长垣县
6
河南省智能工厂系统集成创新中心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
7
河南省功能金刚石材料创新中心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8
河南省猪肉制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制造
许昌市
9
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
10
河南省动力电池创新中心
新乡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师范大学
新乡市
11
河南省高效能铝基新材料创新中心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巩义市
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情况简介
一、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包括: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产业研发基地、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创新中心拟采取“公司+联盟”架构,目标是打造国家级创新中心,建成从研发设计到测试验证、中试孵化以及行业服务等完善的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体系。
该创新中心拟构建农机产品研发、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三大研发创新平台,结合行业发展的重大农机装备、重要材料、关键工艺、核心软件、核心元器件等共性关键技术,进行自主研发与技术集成,突破行业技术瓶颈,提升我国农机装备产业竞争力,带动农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河南省工业新型成像技术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成员单位包括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筑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郑州良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创新中心采取“公司+联盟”架构。
该创新中心将以工业新型成像技术产业化委方向,重点研发军民通用的工业高分辨锥束ct系统,突破工业ct模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关键技术,引进和培育提供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无损检测等服务的企业,建立军民融合、上中下游协调的研发-中试-制造-推广的新型工业ct产业体系。同时,以工业新型成像领域产业化为导向,打造涵盖“政产学研用金”等各类主体的创新产业生态链条,以产业技术联盟等枢纽组织为依托,加快推进工业新型成像领域共性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着力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努力成为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策源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新标本。
三、河南省轴承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为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包括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诺迈士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广州大学、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等18个单位。创新中心将以全国滚动轴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平台,构建“公司+联盟”的发展模式。
该创新中心重点针对《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轴承、航天航空装备领域轴承、新能源汽车领域轴承”等十大重点领域开展高端精密轴承创新研究工作,重点突破高端轴承精密、高速轴承技术、长寿命高可靠性技术、轴承材料技术、热处理技术、微量润滑技术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同时还将开展相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验、检测及试验装备研究等。创新中心的目标是:整合全国轴承行业创新资源,打造一个完整的轴承产业创新链,争取成为国家级创新中心。
四、河南省先进耐火材料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为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包括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郑州瑞泰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郑州赛沃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万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等,创新中心将依托拥有21个成员单位的耐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建设。
该创新中心将围绕钢铁、有色、水泥、玻璃、陶瓷、化工等基础工业领域的高温窑炉等的关键部位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和舰艇、导弹等军事领域涉及高温及耐攻击材料等方向领域,以发展高性能、长寿命、低碳节能、功能一体化的新型高温材料为主要目标,重点在高温新型材料研发、高温材料制备新技术新工艺、高温材料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以及高温材料工程应用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
五、河南省起重物流装备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为卫华集团有限公司。该创新中心以河南省卫华机械工程研究院为依托载体,由河南省起重机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行业优势产学研单位共同参与,集合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检测机构、金融机构,形成一个集“官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的股权多元的起重装备行业新型创新载体。除牵头单位和依托载体外,创新中心成员单位还包括: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河南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及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该创新中心的依托载体拟在已经建立的河南卫华机械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现有基础之上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中心将瞄准起重物流装备轻量化设计、智能制造领域的薄弱环节,围绕产品设计、制造、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发挥资源整合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知识产权引领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的功能,着力攻克制约行业发展的起重物流装备产品轻量化、起重物流装备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运营智能化四个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力争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
六、河南省智能工厂系统集成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为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包括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总公司、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郑州)智慧城市研究院、深圳市尚道众盈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等13个成员单位。创新中心拟采取“公司+联盟”的运行方式。
该创新中心将聚集智能工程系统集成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在智能工程体系架构及标准研究、智能工程数字孪生技术研究、高可靠性低功耗数据采集网关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研究、人机交互技术研究、智能装备系统集成技术、工业软件(mes/scada/wms/plm…)研发及应用技术、仿真技术研究等方面实现突破,打造我国智能工厂系统集成集成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七、河南省功能金刚石材料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为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包括: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柘城惠丰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等。该中心将依托拥有27个成员单位的河南省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公司+联盟”的发展模式。
该创新中心将在先进碳材料领域围绕金刚石功能化应用开展高性能金刚石电学应用、金刚石电化学应用、金刚石光学应用、金刚石高能量环境应用、金刚石微粉功能应用等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同时还将逐步围绕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开展创新研究,从而为先进碳材料产业化提供完整的技术供应链、产业技术链,打造完善的先进碳材料创新生态系统。
八、河南省猪肉制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为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包括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河南鲜易供应链有限公司、河南慧智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河南鲜咨达食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等6家。
该创新中心将聚集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自动化,针对速冻工艺技术、前处理技术以及解冻技术比较啰嗦、智能化装备水平差、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滞后,生产流程过程品质实施监控难以保证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重点开展低温保鲜技术(冰温技术)、杀菌技术、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技术研究,同时抓住消费者对肉制品加工的个性化需求开展研发创新工作,实现肉制品产品多元化、个性化。
九、河南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为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包括河南商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河南强森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河南建中医疗器械包装有限公司、河南三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长垣县健康产业研究所等。创新中心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委员会负责制。
该创新中心以高分子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医用生物材料、模具设�...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