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巴菲特启示:资本家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区别!

2024-5-25 22:41:10发布4次查看ip:发布人:
真正的资本家是逐利的,那是他们与资本融为一体后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笔下为逐利而贪婪枉法的资本家无疑就是亚当斯密笔下自由主义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媒介。
离开了资本家,世界经贸关系固然也会随着人们的需求、交易繁荣起来,但无疑会陷入动力不足、发展速度缓慢的境地。
资本家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如果抛却那些经典文献描述下的贪婪,他们在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
什么样的人是资本家呢?
对比资本家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差异,我感觉资本家是这样的一群人:
他们从来不把眼光局限于某个产业行业领域,而是逡巡于所有,不断跨界。
企业是他们的产品,通过买卖企业或从企业中攫取超额利润是他们的最大兴趣所在。
他们从来不会太过在乎企业经营管理的细枝末节,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常常以股东、公司董事等形式程式化地参与公司管理,公司负债、季度年度盈利水平、业务拓展指标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企业内部无论大行其道的流程再造、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等问题,都属于经营管理者即当下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考虑的事儿,不会过多进入他们的视野中。
他们会顺应发展潮流,不断寻找那些能够淘金的领域并以风投、收购兼并、控股、全额购买等方式,或低买高卖,或整合行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来获取规模收益,而不是经营管理者在意的某个产品业务的单项收益。
当然,如果从巴菲特这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生涯看,他可能会是个意外。比如他收购的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被不断改造成为一家综合型集团,持有的好朋友汤姆.墨菲大都市公司的股票,这些即便遭遇 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也不会当猪卖掉的。
但这大多与其一生喜欢熟悉的环境、怀旧的性格多有关联,而且其中也有对把企业当猪宰杀、买卖带来舆论风险的考量。把买来的不良资产比如纺织企业不断清算带来的解雇工人道德舆论风险等现实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显然巴菲特不愿意背负“清算者”的冷血称号。
但,这都不能替代其资本家的本质,追逐资本利润。
冷静理性的巴菲特每日埋头于书房浏览分析世界各地上市公司企业财务状况寻求优质股票和企业,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买进并在股市高歌猛进中悄悄收割,在股市高涨进入癫狂状态时,通过电话向股票经纪人发出的“统统清仓”命令,等等,无不彰显出金融资本家、金融资本主义这一资本主义最高形态文明的存在和力量。
有无这种力量,能不能够利用这种力量,显然是资本家与普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分水岭所在了。
而同时具备资本家、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无疑将会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弄潮儿,在虚实结合中,好处得尽,独领风骚。
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是最好的例证。
(完结)
备注:这绝非赞歌,而是理性评析,深化对资本家的认知,尤其是金融资本家。
参考:《巴菲特传》 罗杰.洛温斯坦 著 蒋旭峰 王丽萍 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封面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