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AI观察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2024-5-25 6:06:08发布4次查看ip:发布人:
“最江苏”导读
近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我国东部沿海正在形成三大人工智能集聚中心,以北京为主体,广州、深圳(广东)为两翼,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抱团发展的产业格局逐步显现。
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
我国人工智能世界地位靠前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集中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少数国家,三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65.73%。美中英领衔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我国人工智能的世界地位相对靠前。
美国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卓越的技术研发机构和各类实验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2016年5月,美国成立了专门探讨制定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法律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委员会,并于2016年下半年接连发布多份重量级报告(《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战略规划》《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经济》)。
欧洲深厚的工业和科技基础使其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增长极,英国是欧洲人工智能实力最强的国家。2016年11月,英国科学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对未来决策的机会和影响》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政府层面大规模使用存在可能性。2017年1月,英国政府发布了“现代工业战略”,增加47亿英镑研发资金用于人工智能、“智能”能源技术、机器人技术和5g无线等领域。2017年3月,英国新的财政预算案确定政府将拨出2.7亿英镑用于支持本国大学和商业机构开展研究和创新,其中包括人工智能。
近年,随着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已有赶超欧美之势。
美中英三国人工智能实力对比
各级政府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了六大重点任务,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从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部署。
早在《规划》出台之前,“人工智能”概念多次就已出现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科技创新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中。2017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
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资金扶持等配套政策,支持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和示范基地,吸引科技创新公司和高端人才入驻,鼓励企业把资金投入到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领域,例如杭州、苏州等城市都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和产业孵化器。
产业规模显著增长
人工智能市场扩展迅速,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2014年至2018年,连续两次实现两年翻一番的增长目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100亿元,预计2018年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2014—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预测(亿元,%)
2012—2016年,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总额与投资频次均明显加快。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共开展投融资284次,投融资总额达26亿美元,单笔融资均额约400万美元;融资频次较2015年增长约1/3,融资总额翻了3倍多,单笔融资均额约915万美元。
目前,获投公司融资轮次整体偏早期,初创企业较多,大多集中在机器人、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大部分人工智能企业的基本产品模型已开发出来,需要资本继续扩量,但商业模式还在摸索中。
2012—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金额与频次变化(亿美元,%)
技术专利指标表现突出
近年,国内外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场景不断进步,我国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0、2015年专利申请增速均高达46%)。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年申请数达29023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2017年专利申请数将进一步增长。
2007—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数(项)
目前,我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机器人、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其中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最多,占比达38.3%。
我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各细分领域百分比(%)
此外,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取得重要进展,适用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计算芯片架构不断突破,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感知类技术准确率不断提升。
已形成三大集聚中心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正在形成三大人工智能集聚中心,以北京为主体,广州、深圳(广东)为两翼,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抱团发展的产业格局逐步显现。乌镇智库数据显示,北京、广东及长三角人工智能企业数占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84.95%;2016年融资总额占全国总额的91.44%;专利数占全国专利总数的76.44%。
以中关村为中心,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全面领跑全国。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占比高达30.74%,融资占比(50.22%)过半,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主要“吸金地”,专利占比接近1/4。据电子信息产业网数据显示,目前北京人工智能与智能硬件相关产业规模已突破1500亿元,正在快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生态体系。
广东深圳、广州两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表现出众。深圳培育了大批优质本土企业,如领军通讯设备产业的华为、中兴,领跑数字视听产业的华星光电、康佳、创维,领衔互联网及软件产业的腾讯、金蝶等;广州依托开放的数据环境,吸引了云从科技、科大讯飞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已建立起优质的人工智能生态圈。
长三角抱团优势明显,沪浙苏人工智能企业数合计占比(28.24%)超过广东,专利合计占比超过1/3。其中,上海以其顶尖的人才、科研等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目前,上海正在谋求转型打造全球科创中心,人工智能是其核心突破点。通过打造临港、徐汇等人工智能集聚区,上海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高地。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
小编:jianxia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