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无人机成为恐怖组织新宠,如何防备这种非对称作战的大杀器?

2024-5-23 19:00:10发布3次查看ip:发布人: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非国家行为体在军事冲突中大量运用商用无人机开展目标侦察和打击行动,商业无人机武器化俨然成为一种新的趋势。2011年,利比亚反对派采购超过10万美元的商用无人机,对政府军部队实施侦察。黎巴嫩真主党近年来也频繁使用商用无人机,对以色列国防军进行监视。
“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曾频繁使用无人机
2014年,“伊斯兰国”以及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反对派武装分子,开始大量采购商用无人机,并将其投入到作战行动中。除直接用于作战行动外,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还利用商用无人机进行舆论造势,播放宣传视频。此外,“伊斯兰国”支持的“圣战”网站还曾发布过增大商用无人机飞行距离的《自学手册》。
攻击俄驻叙利亚基地的无人机
今年1月,叙利亚不明武装分子通过13架自制无人机,对叙利亚境内的俄军目标实施攻击。其中,10架无人机飞近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另外3架飞近塔尔图斯港补给站。俄军最终通过电子手段和“铠甲”-s防空系统将其击落。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被击落的无人机“构造简单”,“将一个发动机绑在木质框架上,并附带了两枚自制炸弹。”
俄军“铠甲-s1”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此外,也门胡塞武装近年来也多次通过无人机对政府军及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实施攻击。从2017年起,在对沙特境内的目标发动导弹攻击前,胡塞武装通常会使用无人机对“爱国者”系统雷达实施干扰和打击。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4月16日表示,自也门内战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已向沙特境内发射了119枚导弹,而如果胡塞武装继续使用无人机,将遭到联军的“猛烈”回击。
沙特阿拉伯在也门部署“爱国者”导弹。
通过“伊斯兰国”和胡塞武装的上述事例不难看出,商用无人机武器化对一些非国家行为体来说,确实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首先是成本低廉。商用无人机武器化的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作战运用灵活,即便是未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武装分子,也可以随时使用其对作战对手目标发动攻击。此外,由于成本低廉,商用无人机即便被击落,也不会让攻击方遭受难以承受的损失。
胡塞武装的无人机
其次是费效比高。在遂行作战任务时,商用无人机武器化可能会给攻击方带来“意外惊喜”,在军事层面上可能对打击目标造成轻度袭扰甚至是致命性破坏,在社会层面上则可能造成受攻击国民众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可谓具有极高的费效比。
再次是拦截难题。在上述事例中,商用无人机虽然多数被拦截,但也给拦截方造成了极大的困境:一方面,如果使用防空导弹等动能手段实施拦截,不仅拦截成本过高,且如果无人机“蜂群”之后是大规模导弹攻击的话,也会让受攻击方防空系统不堪重负。美军军方就表示,用数百万美元的先进战机和弹药拦截数百美元的商用无人机并不现实。
另一方面,电子干扰设备当前被视作小型商用无人机的“克星”。但展望未来,伴随着商用无人机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干扰设备“击落”商用无人机的难度将不断增大。在激光拦截等费效比较高的拦截手段成熟之前,商业无人机拦截问题将成为全球的一大军事难题。
总之,部分非国家行为体和恐怖组织当前已经将价格低廉、费效比高的商用无人机,当做应对强大对手的重要非对称作战手段。如何管控和应对商用无人机武器化,是世界各国值得思考的问题。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