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老家的祠堂总算受到关注了

2022-12-8 8:06:00发布5次查看ip:发布人:

206岁的蒋氏宗祠靠4根石柱“撑”着
蒋氏宗祠为县级文物保护点,四方合力筹资修复
2014年03月18日 12:43:14
近日,市民吴先生向本报反映,在柯桥区平水镇横路村蒋坞自然村,有一幢古祠堂,还是县级文保点,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过经多方努力,目前该古建筑的修建即将启动。“蒋坞自然村这幢古祠堂的修建,将为其他缺乏保护和修葺的古建筑提供样本,值得去关注。”吴先生说。
  摇摇欲坠的古祠堂,村民合力修复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蒋坞自然村。在村口,一幢破旧的建筑孤零零地矗立着,4根圆石柱支撑着它,似乎摇摇欲坠。该建筑仅剩下一堵墙,墙面斑驳脱落;屋顶横梁、椽子裸露,只有少量的瓦片。一旁的地面上,还堆放着不少木材,上面有许多精美雕刻。
  粗壮的圆石柱、精美的雕刻,诉说着该建筑沧桑历史和昔日气派。建筑的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蒋氏宗祠,绍兴县文物保护点”。
  今年83岁的村民蒋炳庆说,蒋氏宗祠分上下两层,共有14间房,始建于清嘉庆五年,由当时蒋氏村民集资建成,落成至今已有206年。这里曾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不仅是村民祭祀祖先的地方,还曾办过学校,也是村里的戏台。但早些年宗祠大部分墙体倒塌后,始终不见有人来维修。
  采访中,当地村民说,该宗祠倒塌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年久失修;二是有人曾在宗祠里办过纺织厂,纺织机日夜运转,震坏了老房子;三是布料、稻草等堆放在宗祠墙角处,时间长了腐蚀墙角木头、砖块。
  蒋坞人联谊会秘书长蒋先生说,蒋氏宗祠有花鸟果实、珍禽异兽等栩栩如生的精美木雕,还有一些蒋姓名人题写的牌匾、石刻存放在宗祠里。宗祠雕梁画栋、巧夺天工,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2013年,蒋氏宗祠被绍兴县(现为柯桥区)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点”。
  据介绍,蒋氏宗祠的修复很快被提上日程,并于去年下半年着手修建事宜。“经过预算,修建需要150万元,文保部门拨付一部分资金,村里补助一些,还有蒋坞人联谊会成员的捐款;另外村民自发捐款,到目前村民的捐款数额达10万余元。”横路村村委会干部蒋建夫说。
  蒋建夫说,目前祠堂修建设计方案已形成,并即将上报到文保部门审核,预计5月份开始动工,年底完工。修建后的宗祠建筑风格将会保持原貌,且会成为村民的文化活动中心。
  古建筑保护,资金成为最大难题
  近年来,我市古建筑处境有些尴尬,很多已失去了昔日风采。类似的情况,媒体先后有所报道。比如柯桥区兰亭镇紫洪山村是该区有名的古村落,一个个老台门古色古香。但如今该村不少老台门无人管理,年久失修,濒临倒塌。即便有些台门居住者对其进行了维修,但使用的是钢筋水泥、瓷砖、铝合金等建材,老台门也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越城区鉴湖镇筠溪村有许多古建筑,但保护方面也存在不足。越城区政协调研组曾实地走访后发现,受雨水、火灾、虫蛀等影响,筠溪村的古建筑数量不断减少,近30年已减少40%。此外,一些新式建筑夹杂在古建筑中,破坏了传统古村落的风貌。还有古建筑中电线乱拉、物品堆放等现象,使其整体风貌大打折扣。
  记者从我市公安机关了解到,不仅如此,由于得不到保护,一些古建筑出现破败、濒临倒塌,还有的古建筑内的文物频频被盗,尤其是一些古祠堂、古寺庙内的“牛腿”被盗严重。
  我市文物部门有关人士说,古建筑产权比较复杂,尤其是一些村落里的古建筑,其原有主人不在、后代也联系不上,则归镇(村)所有,但由于各地经济能力以及保护意识等存在差距,一些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确存在先天不足。
  蒋氏宗祠启动修缮工作的确是个很好的例子。对此,筠溪村村委负责人曾感慨地说,古建筑的保护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全体村民出资出力,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保护好。
属国家已列入保护名单的文物保护对象,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对保护措施和保护资金有所安排。如已列入保护而任其被破败,还算什么国家保护单位?应该鼓励民间资金参加文物保护,但应在国家文物保护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保护活动。
晚报也登了
就这个祠堂也是文保,规模不大嘛,想当年我们王家那么大祠堂得不到保护
这是实事工程. 有助于文化传承.
该保护的老房子实在太多了。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