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活动]公开征求愿意大家一起读经典的活动---读经让我们亲近经典!!

2022-9-23 8:44:08发布10次查看ip:发布人:

怎样亲近经典?亲近善知识?
——读经,读经,还是读经。从小教孩子读经。小时候没读从现在开始。读经,读经,还是读经。
不必理解,不用刻意背诵,只是读,读,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着读着,忽然发现某一句正是自己几十年坎坷人生经历的写照,甚至感觉这一句正是对应自己检点自己过失的当头棒喝。刹那间内心为之一震,不觉怅然泪下……相见恨晚啊,终生不会忘记。这是自己从经中悟出的理,是内心与经相应的境界!
人生几十年,您有过把一部经典读一百遍的经历么?百遍不足,五十遍有么?
假如您有,心与经相应的妙处不言自明。与经典相约,自会体悟亲近经典的妙用和境界。
转载自新浪小舟博客

怎么读经?
古代私塾读经的特殊方式--素读。
素读,是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国际著名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中写道: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素读就是私塾中的吟诵。不求甚解,大量背诵。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
私塾教育与现代教学,截然不同。
早在1978年3月,吕叔湘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他不无不感慨地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的问题》。1995年,《人民日报》以《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为题,再次直接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从春秋时代到清末废除科举,中国人读经(主要指“四书五经”)的历史长达2400多年,一直是采用私塾授课。只要有机会进入私塾的童子,两三年功夫,就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挥豪成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旧时的私塾先生有什么魔法吗?南怀瑾先生不止一次袒露自己的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会背来的……不要讲理由,老师说读啊,我们就开始吟唱了……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还装在脑子里。”(《南怀瑾讲演录》)
素读,对民族优秀人才有过怎样影响?
胡适之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做一个警惕。
胡适之4岁就开始读古诗,6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9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他就能看古典小说。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作文基础就奠定了。当时只有9岁!
到11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已经有能力自己读了。教师教给他的第一本书叫《资治通鉴》。11岁就读完了。到13岁就把《左传》读完了。把《左传》读完了,大概这辈子必读的中国书都读过了。以后就是复习、综合、创造。以前中国读书人,都在13岁以前,把所有该读的书就全都读完了。一些重要的书都放在肚子里面。假如没有这样子的教育,这一辈子不要想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才!没有了,大人才就跟这个人分家了。胡适之接受这种教育,他也没有变成书呆子。以后,他记忆也很好,学英语学得也很快。所以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
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先秦名家研究》。懂得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懂得名家就更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了。因为13岁前就读完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懂。所以糊里糊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
到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13岁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哲学史》。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13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他的书不用说了。
在他成功之后,建议我们的教育部,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叹为观止)
(以上胡适之例子,选自王财贵博士《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素读”经典,会开智开慧。
素读,可以开智开慧。然而这种适合于童蒙教育的方法,却被中国人自己遗弃了。1912年1月19日,首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法规,下令:“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必须从教育方针中剔除;公民道德的全部要旨就是 “自由、平等、亲爱”。提倡“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五四运动以后,“四书五经”更是首当其冲被视为封建主义的罪魁祸首而遭批判。从此以后,入选中小学课本的都是大白话一样的文选,自然不需“念经”似的记诵,以背诵为主要目的的“素读”在课堂上就此式微。
从行文而言,古代私塾里提倡“素读”就是“熟读成诵”“诵而背记”。是要求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整篇背诵的奇妙功效是不言自明的。唐代诗人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论述:好文章是“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的。任何一篇好文章绝不是字词句段的拼盘,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它是“意”“气”相连,受“兵卫”呵护而贯穿始终的。现代教学仅仅是摘取背记段落,怎能做到“行云流水”呢?
从识字而言,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2400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读。可是,现在的孩子们要用六年的时间才学完2500多个汉字,按六年的语文课时计算,平均每天识字才一个多点,这在任何一个语系的学习里都是不可能有学习成就的。最令人叹息的是,六年后,孩子已经超过十三岁,儿童的记忆最佳期和阅读兴趣培养期已经错过,再补就为时晚矣。
古代私塾的“素读”,不求甚解,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每个汉字都有其特性,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童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熟记了文字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经口诵心唯的训练,一两年时间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拓展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条件。比如一篇《千字文》不用一个月学生就可背得滚瓜烂熟,文中只有6个字是重复使用过一次的。也就是说,不用一个月背熟它,基本能认990多个汉字,而四字一词的《千字文》每一句都是有具体意境可帮助记忆的,背熟了终生难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如此可见,旧时私塾“素读”的初衷和终极目标,都体现在日积月累上。童蒙时期头脑中储存大量经典的完整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这正是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
另一方面,汉语那些 “能把种子种在读者身上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被我们称为“古文”的典籍里。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大厦之基础,更是一个中国人的母系血缘。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靠着那些典籍为载体一路舒展到我们眼前,我们怎能舍弃呢?
可见,无论从汉语的习得之道还是对培养民族特质而言,都决定了读经的特有模式——素读。
总之,就是反复,反复,再反复;多读,多读,再多读。当读到100遍甚至更多的时候,自会达到不记自成诵的效果。这样的素读方式,是我们人人都可以学会的,也是人人都可以学会教孩子的。
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道德真实意
《道德经》全文
(王弼本.顾瑞荣校注)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zuò)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除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陀tuó)龠(悦yuè)乎?虚而不屈(觉jué),动而愈出。多言数(硕shuò)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耶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哉。
第十章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抟tuán)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jiàn),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智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骨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山shān)埴(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有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田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wéi)腹不为(wéi)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wéi)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皎),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áng),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类类 lèi lèi )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愧kuì)。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炖炖dùn dùn)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但dàn)兮其若海,飂(六 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huăng)惟惚(hū)。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míng)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fǔ)。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长(zhăng)。夫(fú)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跂(qì)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zhǎng)。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亥,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羡,羡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载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隹(wéi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yào)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sāng)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位(wèi)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fàn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故道,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zuò),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谷gǔ)。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舆(yù)无舆,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miăn)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谷gǔ),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ŏu),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xiàn)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 xī)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又yòu)三,死之徒十有(又yòu)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四sì)虎,入军不被(批 p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zhǎo),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续x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qín)。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义yì)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静jìng)。朝(潮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错chu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zhăng);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菜chài)虺(悔huǐ)蛇不螫(式shì ),猛兽不据(具jù),攫(决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拼pìn)牡(母mǔ)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豪háo)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sè)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可以知其然也。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dìng)。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贵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底dǐ),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xù)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gŏng)璧以先驷(sì)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jī)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zhòng),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xiào)。夫(fú)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xíng
)无行(háng),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褐(hè)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ìan);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烘hōng)。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徹(ch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shí)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功德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清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诸惑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道德心
尽此一患身同归大道根
中国开心文化书院
“开心《道德经》100”诵读专用
2011-4-30——2011-5-7苏州重元寺

有心组织大朋友小朋友一起读经,有意者给我留言!

星期天老公,女儿还有一位小姐妹带了她女儿一起读道德经,四十分钟,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读完全身很顺畅,经典不是我们用思维可以理解的,
有种感觉,能大声读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并不是小时候感觉只有酸先生才那样摇头晃脑读书、、、、、哈,开心!

怎样读经
古代私塾读经的特殊方式--素读。
素读,是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国际著名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中写道: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素读就是私塾中的吟诵。不求甚解,大量背诵。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
素读,对民族优秀人才有过怎样影响?
胡适之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做一个警惕。
胡适之4岁就开始读古诗,6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9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他就能看古典小说。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作文基础就奠定了。当时只有9岁!
到11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已经有能力自己读了。教师教给他的第一本书叫《资治通鉴》。11岁就读完了。到13岁就把《左传》读完了。把《左传》读完了,大概这辈子必读的中国书都读过了。以后就是复习、综合、创造。以前中国读书人,都在13岁以前,把所有该读的书就全都读完了。一些重要的书都放在肚子里面。假如没有这样子的教育,这一辈子不要想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才!没有了,大人才就跟这个人分家了。胡适之接受这种教育,他也没有变成书呆子。以后,他记忆也很好,学英语学得也很快。所以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
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先秦名家研究》。懂得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懂得名家就更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了。因为13岁前就读完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懂。所以糊里糊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
到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13岁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哲学史》。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13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他的书不用说了。
在他成功之后,建议我们的教育部,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叹为观止)
(以上胡适之例子,选自王财贵博士《一场演讲,百年震撼》)
“素读”经典,会开智开慧。
素读,可以开智开慧。然而这种适合于童蒙教育的方法,却被中国人自己遗弃了。1912年1月19日,首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法规,下令:“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必须从教育方针中剔除;公民道德的全部要旨就是 “自由、平等、亲爱”。提倡“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五四运动以后,“四书五经”更是首当其冲被视为封建主义的罪魁祸首而遭批判。从此以后,入选中小学课本的都是大白话一样的文选,自然不需“念经”似的记诵,以背诵为主要目的的“素读”在课堂上就此式微。
从行文而言,古代私塾里提倡“素读”就是“熟读成诵”“诵而背记”。是要求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整篇背诵的奇妙功效是不言自明的。唐代诗人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论述:好文章是“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的。任何一篇好文章绝不是字词句段的拼盘,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它是“意”“气”相连,受“兵卫”呵护而贯穿始终的。现代教学仅仅是摘取背记段落,怎能做到“行云流水”呢?
从识字而言,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2400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读。可是,现在的孩子们要用六年的时间才学完2500多个汉字,按六年的语文课时计算,平均每天识字才一个多点,这在任何一个语系的学习里都是不可能有学习成就的。最令人叹息的是,六年后,孩子已经超过十三岁,儿童的记忆最佳期和阅读兴趣培养期已经错过,再补就为时晚矣。
古代私塾的“素读”,不求甚解,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每个汉字都有其特性,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童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熟记了文字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经口诵心唯的训练,一两年时间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拓展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条件。比如一篇《千字文》不用一个月学生就可背得滚瓜烂熟,文中只有6个字是重复使用过一次的。也就是说,不用一个月背熟它,基本能认990多个汉字,而四字一词的《千字文》每一句都是有具体意境可帮助记忆的,背熟了终生难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如此可见,旧时私塾“素读”的初衷和终极目标,都体现在日积月累上。童蒙时期头脑中储存大量经典的完整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这正是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
另一方面,汉语那些 “能把种子种在读者身上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被我们称为“古文”的典籍里。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大厦之基础,更是一个中国人的母系血缘。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靠着那些典籍为载体一路舒展到我们眼前,我们怎能舍弃呢?
转摘小舟新浪博文

王财贵:读经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
“读经”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所有知识分子共认的“经书”,如中国的四书五经、西方的《圣经》、印度的《吠陀》和佛典等,大体都是给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它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是创造文化、推动历史的动力核心。
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吾人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的、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眼界远大、胸襟开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做较为全面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
从识字的价值来说,如果把读过的经文写出来挂到墙上让孩子看,则幼儿读经三年,可能认得三千字至五千字以上。一个提早认字的儿童,可以提早阅读。而养成阅读习惯的儿童,不但自己吸收知识,也省了天下父母多少担心!将消减社会上多少游魂和暴燥!
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记忆犹如电脑资料的输入和保存,理解犹如电脑程序的设计和应用。没程序空有资料,则资料是死的,没资料空有程序,程序却是虚的,二者缺一不可。
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显著的发展,三至六岁,其进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至十三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二十岁以后,便有减退的可能。
如果在孩子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有效训练,其记忆能力会一辈子维持在高水平上,一生受益。
理解力发展则不同,在十三岁以前只是缓慢上升,十三岁以后方有长足之进展,十八岁以后渐渐成熟,并因为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所以,背书是儿童的拿手好戏!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儿童背诵的能力强得很,好像一头有四个胃的牛,给他“读经”,可以比喻为“填牛”!填多了,他会慢慢“反刍”!你现在不给他好好的“吃”几本经典,他就是“饿牛”,等他长大了,一点本领也拿不出来。
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薰陶,就是让他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以维护人性光辉,以提升人格品质,以造就人才,以陶铸大器。
(来源:王财贵博士演讲视频整理)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