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主管项目的公务员告诉你申报项目的潜规则!

2021-12-9 2:15:14发布7次查看ip:发布人:

朋友写的,转给大家,同时希望咱们日照企业家和创业者提高对项目申报的重视,借力发展,快速成长。也希望大家能抱团发展,毕竟一人之力不足道,万人之力常有余。希望今后与大家多交流政策和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我是一名山东某市直部门的公务员,工作中大多数时间就是组织辖区企业进行项目申报,经手过得项目有高企认定、专利奖补、国家省市重点投资项目、双软认定、信息化项目,等等,打过交道的项目申报人员不下百人,见的多了,感触也就多了。
这些年的工作中,最大的感触就是项目申报中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不管我在哪个部门工作,负责什么项目,都会碰到熟悉的几家企业(这几个局、委的项目基本上都是针对科技型工业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率也非常可观。因为同年度同一项目不能获得同级财政的扶持,所以,这些企业经常的把项目换换名字,沾边就去试试。
不可否认,其中有"关系"的因素。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项目申报人员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毕竟大多数老板不会亲自去经手。如果材料准备不好,或者项目人员办事不利,现在的形势下也没人敢打包票让你通过项目审查。
下面,我就说说我心目中合格的项目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这里先不谈撰写材料的细节,简单从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笼统说一下:
第一还是做人。项目申报人员的任务不仅是按项目申报通知准备材料,更重要的是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沟通好。领导和老板沟通,作为项目申报人员就要和具体的工作人员沟通。这里的沟通不是吃请送,而是稍微用点脑子,用点情商。
我觉得现在多数政府工作人员没有了原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但是如果项目人员办事死板,情商太低,很容易出现“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情况。
就算最后申报成功了,过程也让申报人员脱一层皮。因为工作人员虽然不能百分之百决定项目是否能申报成功,让你返工个十次八次的权力还是有的。
我负责的科技类项目比较多,有个企业也是项目申报的常客,负责申报的是一个刚毕业的小女孩。每逢申报项目,她就会在晚上8点之后打我手机询问如何填表之类的问题。刚开始我还能夸她很敬业,加班改材料。在五六次之后,我不客气的和她指出请不要在非工作时间给我打电话。结果,第二天她老板就给我打电话,说我不懂得怜花惜玉,官僚气息严重,当然是比较熟悉开玩笑,不过也让我有苦难言。
我建议,项目申报人员在不是和政府工作人员很熟悉的情况下,一般不要再工作时间以外打电话,工作时间以内也是打办公电话为好。
再就是要适当拉近与政府工作人员的距离,毕竟人都是感情动物,要是公事公办的话毕竟相对繁琐,如果能得到内部指导肯定事半功倍,我在这说的是合规合法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和成功率。
早先的时候,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和申报人员打成一片,称兄道弟。毕竟很多重视项目申报的老板会给与项目申报人员一定的财务自主权,比如吃个饭,送个小礼品。现在八项规定之后,吃饭和送礼少了很多,就算有也摆不到明面上。
但是关系还是要处,细心的项目工作人员在项目申报之余,瞅政府工作人员不忙的时候聊聊家常,找找共同点,拍拍马屁,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多数人很受用。毕竟一般情况下项目申报不止一次两次,有的每年都会申报一次,接触的机会一般会比较多多。
再就是在周末约着爬爬山、郊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公务员也是人,也有爱好和人之常情,也需要交朋友。
还有就是在日常电话中,谈完正事后可以表明一下关心,比如说有事可以代劳一类的话。因为现在公务员不和以前一样,工作时间卡的很死,有些事很难抽空去办。项目申报人员跑跑腿就能为个人,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个我觉得最能体现项目申报人员情商的问题,就是帮忙送材料。一般情况下,我们收集齐所有企业的申报材料后,都会往上一级主管部门送。比如区县送到市里,市里送到省里,省里送到国家。有些会为人的企业,经常就会让申报人员帮着政府去送材料。这个看似是小事,但是解决了政府工作人员很大的一个问题。
车改之后,公务员要么向办公室申请用车,要么就自己开车。申请用车不够麻烦的,特别是就几公里的情况下,自己开车呢,一是停车麻烦,而是要自己花油钱,再说,通常还有那几十斤,有时候上百斤的材料,一个人很难应付的了。如果这时候企业申报人员挺身而出,我觉得多数情况下会博得对方的极大好感。
我在工作中也碰到过几次,特别是办公室人手少的时候,守着一堆材料确实很头疼。又不愿意主动去找企业,有时候迫不得已麻烦领导出面要车或找人帮忙。如果当时有人主动提出帮我分担,我宁愿出钱让他帮我送材料。
再就是做事。做事也就是准备材料方面,因为涉及的项目种类太多,每一个项目要求的材料都不一样,在这里我不一一谈具体的材料撰写工作,就说说项目的完整性和细节。一个项目申报材料,在通知中都会明确表明需要准备什么,通常是项目申请表(有模板),企业介绍,项目先进性、可行性介绍,资质证明材料等等,一般情况下都会要求按顺序装订。
这个要求不难吧,在我经手的项目里面,起码50%项目申报材料做不到这一点。材料里面经常丢三落四,不是少了这一项就是少了那一项。我就想,如果连通知上写的明明白白的,报哪些材料都不知道,还报什么项目。
这不是智力问题,百分之百是态度问题。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一般会要求改到百分之百符合要求为止。不是我为难企业,这样的行为是对我和我工作的为难。
如果企业能在材料里面插上目录,特别是过百页的材料,也会普遍赢得好感,毕竟多数人都是看表面,很少有人一个字一个字去看你写的什么。再就是一些基本的细节,比如填写正确的企业名称(我还真碰到不少在申报表上把企业名字写错的)、盖骑缝章、在申报表上盖章等等,就一句话,完全按照通知要求准备,这是最基本的,一定程度上,这比你里面写的什么更重要。
总体来说,我认为现在大多数项目都不需要特别硬性的条件,只要和政府处好关系(不必要非得使用潜规则,也没有必要),认真准备材料,多数项目申报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申报工作中最头痛的不是怎么准备材料,而是如何获得政府的通知信息,这也是三四线城市的企业老板和申报人员最头痛的事情。这个方面,我认为,才是企业和项目申报人员最应当注意的方向。
记住,申报项目最关键的不是写写材料,而是寻找信息上。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