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滕泰:新基建符合未来战略方向,但可操作性低,且难填稳增长缺口

2020-7-12 9:11:34发布26次查看ip:发布人:

金融界:您是怎么理解新基建的?新基建和传统基建有什么区别,对于目前推动我国经济的复苏来看,哪一种基建是更有效的?
滕泰:传统基建大家都很清楚了,主要是铁公机、核高基这样的基本建设,搞了十几年、二十年。所谓新基建,市场上或者决策部门有不同的说法,早一点的话是5g。5g毫无疑问是新基建,5g基站需要政府支持,虽然投资主体是企业,比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三大运营商,5g基站的运营主体应该是他们,而不是某个地方政府。
其次,数据中心。不论企业还是个人,我们用邮箱或者涉及到其他工作,都需要使用数据中心进行存取数据。阿里、腾讯、小企业,连政府都需要数据中心。那么这个数据中心由谁来建设?近几年,数据中心大部分是企业投资的商业行为。未来,政府能不能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给予一些支持?比如在用地方面给予一些优惠。那么数据中心如果需要政府要参与的话,也会有一定新基建的成分在里面。
另外,还有人提出高铁和核电特高压,其实这已经不是新基建了,半新半旧。在过去十几年里,每次启动稳增长,都提核电、高铁、特高压,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如果把高铁、核电、特高压放到老基建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还是老基建。
实际上,老基建也确实有一部分适合当前来扩大内需。比如东部地区,虽然基建饱和了,但地下管网建设、排水设施、环保等方面还是有空间的,公共卫生设施投资还是有空间的。西部地区也可以进一步扩大部分基建投资,但不能脱离当地的实际需求,在西部地广人稀的地方建公路,其实很多都是浪费。可以考虑开通一些民用通航,直升机可能更合适。那么民用通航我们能不能放开呢?这又是另外一个政策问题了。所谓新基建从一提出来到现在始终是充满争议的,新基建真正可圈可点,能代表未来产业增长的地方并不多。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主要区别在于,老基建的铁路、公路、机场毫无疑问是公共产品,但是5g基站一定是公共产品吗?首先,5g基站应该由运营商企业来投资,政府在其中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投资?是帮企业修还是给企业发贷款?如果直接像公路、公园一样,将来收费怎么办?其次,数据中心也应该由企业投资,数据中心是要付费的。所以说很多新基建的产品总是有争议,因为它们一部分打着新基建的旗号,实际上是老基建,新瓶装旧酒。而一部分真正新的东西,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新基建规模到底有多大?5g基站加上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也就是千把亿的规模,而一季度我们的经济损失是2.83万亿人民币,二季度又将近2万亿,稳增长可能需要5到10万亿的规模。这么大的缺口,靠什么能填上?千把亿的新基建显然是不行的,说起来很好听,但有的是新瓶装旧酒,有的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
但新基建的理念、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农业时代有农业时代的基础设施,工业化、城镇化有工业化、城镇化时代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现在服务业占53%,新经济增长越来越快,也需要一些新型的基础设施。从战略方向上看,新基金是没错的。不过概念归概念,实践归实践,我们还是要有比较现实的认识。
来源:金融界网站 曹静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