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马云退休前最“放心不下”这件事:让中国农民亩产7000元

2019-10-16 10:41:17发布14次查看ip:发布人:
欢迎关注@品牌农业智库来源: 农场主十 , 作者 源味君
编者按:从淘宝村峰会到县长研修班,马云连续两次在演讲中阐述阿里巴巴“亩产一千美金”计划。他说,让农民的土地增值,让每一块土地的亩产从一千斤到一千美金,是中国农村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事情。
一直以来,在网络上存在这样一种声音,那就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厉害,还是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马云厉害?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老实说,袁老在大多数国人心中,已经封神。论中国农业领域,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那么,当马云布局他的农业帝国,他能否超越袁老,让中国的农业发生彻底的改变?
01
8月9日,袁隆平的生日蛋糕上了热搜,因为袁老90大寿蛋糕9层上植水稻。当时作者和朋友谈起,都说他才是真正该长命百岁的人物。耄耋之年,一个老人的生日都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恐怕也就只有袁老了吧。
而马云在延安演讲时谈到:“我非常尊敬袁隆平先生,他把亩产做到了千斤,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把亩产做到一千美元(约7000元人民币),土地将成为农民真正的财富来源。”
在他看来:30年前,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解决了土地上种东西归谁的问题,现在,农村电商,要解决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东西卖给谁的问题。
“农民知道把农产品卖给谁,是农业现代化进步的关键第一步。”
马云说:上一代的中国农民,很多人离乡背井,当上了“农民工”,现在,农民不需要抛弃土地,而是成为“农民商”。这一字之差,关键在于新一代的农民工正在用大数据、用互联网决定明年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用创意、创新和创造来改变命运。
如今,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离开了建筑工地,加入了快递业大军,不久的将来,我们相信新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将让土地更加增值,很多年轻人回到农村做新型农民、创业农民、产业农民,他们才是未来新乡村的缔造者。
让农民回到农村,让农民改变农村的面貌,让农民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样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图景,仅凭想象,就让人摩拳擦掌、热血沸腾。
那么,要让中国如今7亿以上的农民都有如此高的收入和待遇,现实吗?
02
事实上,马云从没有停止过布局“农业帝国”的步伐。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正式启动农村电子商务“千县万村”计划,预计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不少地方政府为之雀跃。
其描绘的美好愿景是,如果交易、支付、物流体系都可以下行到农村去,就能催生创业者实现农产品上行。
2016年1月,马云“走马”延安,宣布阿里巴巴即将启动“年货节”——“双11”后又一个购物嘉年华。
有人说:无非是新增了一个剁手党的节日,吃货的party,城里人的狂欢。
可马云说:这次的主角不是网民,而是农民。通过电商扶贫,他希望农民能从“农民工”变成“农民商”,真正富起来。
2017年6月1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升级,网站、app与淘宝、天猫实现系统通、商品通、服务通,将原有独立的农村淘宝app里的商品和商家统一到大淘宝的体系中,也即所谓的“三通”。
阿里巴巴对此次升级的说法是,“农村淘宝平台将更好地拥抱阿里巴巴电商生态体系,并让海量的优质商品高效下沉到农村市场,让村民能够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消费和服务体验。”
数据显示,通过打造直供直销新链路模式,农村淘宝已经孵化培育出了160多个区域农业品牌,上线了300多个兴农扶贫产品和23个淘乡甜种植示范基地。
2018年6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宣布正式启动“未来农场计划”新概念农业示范基地项目,该项目提供全程解决方案,建设高效能示范农场。
未来农场的农户会获得耕、种、管、收的全方位农事支持,建立一套完备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
未来农场的作物将实现全程可追溯,农户可通过云数据管理平台随时查看其生长状况和用药情况,按国际绿色标准进行安全检测,确保农产品绿色健康。
首批采摘的未来农场脐橙产品登上双十一天猫。从其现场来看,该农场内配备的数据监测、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区块链溯源等农业iot设施,未来将实现万亩脐橙无人化种植。
而今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推出由阿里云养殖的人工智能猪肉。
他们在养殖过程中引入阿里云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各类猪只数量识别、猪群行为特征分析、疾病识别和预警、无人过磅等。
有人会问:生猪养殖真的需要用到人工智能技术吗?
对此,阿里巴巴的解释是,如果一个养殖场只有一百几十头猪,靠人力就可以把猪照顾得很好。但是在大型、特大型的养猪场,面对着数以万计的各种不同年龄段的猪,每头猪大小不一,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情况各不相同,要想把每一头猪都照顾好,人力就会显得捉襟见肘。如果雇更多的工人,养殖场的人力成本就会显著上涨,效益会降低。
这也是养猪行业的盈利痛点。
养殖场运用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更少的人力,养更多的猪,同时还能把猪照顾得更好。
人工智能猪肉的推出,也标志着阿里ai全面进军农业。
03
不管你承不承认,农业已然来到了一个新时代。
5年的时间不到,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机器人,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与管理上疯狂渗透。
农业物联网应用论坛披露的数据显示:天津市已建成20个农业物联网试验基地,河北省将在2018年以前建成20个以上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南京市正力争在2020年实现农业物联网应用全面覆盖。
全国范围内,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将在2020年达到17%、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5.25亿个传感器应用于农场。
大数据在农业中应用最普遍的领域之一就是精准农业。在精准农业中,控制中心实时收集并处理数据,来帮助农民在播种、施肥和收割作物等方面做出最明智的决策。大数据农业的运用就是帮助农民放弃“靠天吃饭”!
而农用无人机可用于低空农情监测、植保、作物制种辅助授粉等。植保中使用最多的是喷洒农药,携带摄像头的植保无人机可以多次飞行进行农田巡查,帮助农户更准确地了解粮食生长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播洒农药,防治害虫或是清除杂草。
其效率比人工打药快百倍,还能避免人工打药的中毒危险。
马云相信未来二三十年,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一个重要的增长极。
因此,马云的农业帝国布局都市围绕着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开展工作。
网络让世界更平,但互联网技术并非完全中性。“城里人会玩”,孕育、发展、壮大了互联网经济,但也几乎“垄断”了互联网经济下的光荣与梦想。
对于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经济生活离触网还很遥远。
“互联网+”的透镜下,机会斑斓多彩,却也将“城乡中国”的位势差放得更大。农业现代化的脚步一旦跟不上,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剪刀差就会越大,相对贫困就会持续下去。
正如马云曾经表示,贫穷,不是我们农民不勤奋,而是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没有同步协同发展,农业文明没有跟上商业文明的发展。贫困,也不是我们贫困县、贫困村不努力,而是发展的模式没有跟上。
电商扶贫,是农业文明如何成功对接商业文明的命题。
在商言商,赢利是马云的天职,而扶贫并不是。但当阿里发展涉农电商的企业目标与电商扶贫的政策目标高度一致之时,马云做这个“顺水人情”也不难。
早些年,我们身边总是流传着这样的小细节:日本的鸡蛋可以追踪到某一只具体的母鸡、美国的白菜可以定位到某个具体的菜园。
我们深受鼓舞却又束手无策:现代农业,那么近又那么远。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迎来了追赶的“黄金时点”。
“互联网+扶贫”,成为互联网经济倒灌农业的尝试。
而要让农民真正具备自我的持续发展能力,就应该让他们学会以互联网思维变革经济生产方式与发展形态,真正拥抱现代农业。
马云说:农村电商能让我们早点看到“桃花源”。他的原意或是“电商,让农村更美好”,但桃花源的比喻也许不甚恰当。
桃花源的美妙与遗憾都在于无人问津,农产品却最怕这个。要共享互联网经济的成果,农民的出路在桃花源外。
这些年来,农村扶贫工作的思路已经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而能否将“鱼”卖出桃花源、卖个好价钱,不仅需要捕鱼为业的“武陵人”马云作信使,也需要更多人共同参与其中。
回到文初的那个很经典的问题:袁隆平和马云,哪一个更厉害?
在作者看来,一个解决了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大国,生存下去的基本难题,一个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打开一扇五彩斑斓的大门,让我们看到农业的无限可能。
他们都是改变时代的人,都是足以让我们这个民族引以为傲的人。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