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广兴源互联网创意园写字楼招商处

2019-2-6 0:45:49发布68次查看ip:发布人:
深圳市尚易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据媒体报道,近期多个一二线城市的部分银行,房贷利率出现下调,放款的速度也普遍加快。
不可否认,虽然本轮房地产调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是基于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性向来不无观望情绪。这种观望情绪明显的体现,就在于但凡政策或市场趋势稍有向着所谓“利好”方向的松动,就会勾连出一个似乎永不消沉的疑问:房地产调控是否又要出现松动?
那么,部分城市房贷利率有所下调,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调控将出现松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依据在于:
首先,单从房贷政策本身来看,且不说报道中所列举的部分城市放诸全国范围来看,只是特例,而且更重要的是,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再创年内新高,迄今已保持连续22个月上涨。因此,这说明即使近期部分地区房贷利率有所下调,那也只是一种连续冲高后的回调。这种在前期高点基础上的回调,不足以改变房贷利率高位运行的基本状况,加之,当下不具备下调基准利率的宏观环境,因此,这种回调的空间也是非常有限的。
其次,再从房贷利率出现松动的原因来看,不排除背后确有货币政策微调的推动(例如,今年以来已连续4次降准),而从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往运行轨迹来看,房贷的数量与可获得性,是比价格(利率)重要得多的影响因素。
但是以往多次出现的房贷量、价之间的联动,在目前一系列新情况制约下很难再次出现。这些新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其一,本轮货币政策微调带有较强定向性,货币“溢出”的渠道受阻;其二,更关键的是,房贷余额的连年高增长,已经使其大幅逼近继续增长的极限,如居民部门的债务杠杆已经达到gdp的50%左右,储蓄存款的占比则已降至12%左右……而这一涉及基本面变化的新情况,表明除非未来房贷发放标准低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否则即使资金面再次呈现整体宽松(相对而言),房贷增量也很难如以往那样大幅增长。
后,跳出房贷来看,市场之所以会对包括房贷利率下调在内的任何风吹草动呈高度敏感状态,无非是因为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显而易见,而且这种作用在经济增速下行阶段更为凸显。
但这种老调重弹不过是一种想当然,其昧于形势变化体现在:其一,对高质量增长阶段的坚决转进,意味着中国对经济增速下行的容忍度大大提升;其二,房价长时期过快增长,导致其负外部性已经累积到得不偿失的临界点;其三,实践表明,房地产调控与发挥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恰当作用并不必然矛盾,这一点,在房地产调控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本轮房地产调控叠加去库存措施与多元住房体系建设,使得迄今为止地产投资仍表现出很强的信心与韧劲),只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那些认为调控与房地产业只能二选一的观点,在事实面前将不证自伪。
新媒体编辑:王新景
公积金,通常是指住房公积金,有时也指公司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今年1-10月,全国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15304亿元,提取住房公积金10330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878亿元。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2.14万亿元。
提取程序大幅简化
今年以来,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月均超过1500亿元。如按照这个速度计算,今年前11个月的住房公积金缴存额有望超过2016年全年数据。
为适应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异地流动,跨城市转移接续住房公积金的业务需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住建部组织开发了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2017年6月末,全国所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部接入平台,自7月1日起,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已全部可以通过平台办理。住房公积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
在异地贷款提取公积金方面,相关的程序也进行了大幅简化,以为例,从原来的需要提交11项材料简化为只需要提交4项,包括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或契税完税凭证原件、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证原件(已取得的需提交)、《购买市行政区外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申请表》(若审核未通过,则需补充提供相关证件)。
对租房支持力度加大
除了购房之外,公积金对租房的支持力度也日益增大。这也是公积金政策助力实现“购租同权”的一个有力举措。按照的规定,缴存人在市行政区域内无自有住房且租房的,可按每月1500元的标准每季度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对于租房实际支出超过1500元的,可提供租住商品住房合同、租房发票,按实际支出办理提取。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的统计数据看,上半年一共有52万人次进行了租房的(公积金)提取,金额36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7倍和1.6倍。
租房始终不是办法,中国人的传统理念都是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有了房子才有家的概念,但是的房价也让很多北漂人叹为观止,既然不能买大房子,我们还是可以选一些小户型的房源做为首套房源的选择,而且都有缴纳住房公积金,那么大家的压力也会小很多,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个小户型房源,希望能帮您实现置业梦。
近,土地市场又有1宗地流拍,这是今年流拍的第7宗地,总数是2017年的3倍还要多,创2012年以来高纪录。不仅,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热点一二线城市今年以来也有多宗土地流拍。
有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流拍地块宗数为543宗,同比增加77%;流拍地块宗数占推出地块宗数比值为6.8%,较2017年的3.5%提高了3.3个百分点;流拍地块总规划建筑面积为6613万平方米,是2017年的2.1倍。
今年全国土地流拍频发,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房企资金压力的增加。随着楼市调控持续深入,部分城市限房价、限地价、竞自持、竞配建等土地出让条件严苛,在地价高企、房价上涨预期被抑制的背景下,房企的利润空间被压缩,拿地意愿降低。同时,部分购房需求被抑制,销售增速放缓,再加上房企融资渠道持续收紧、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加杠杆购地被严控,房企拿地更加谨慎,有的会根据当地政府的限价反推拿地的技术指标,保证能算得过账的才会出手;有的土地储备充裕的主动选择放缓拿地;有的资金压力大的被迫放弃拿地。
不过,土地流拍的增多并不代表房企对土地市场悲观了,只能说房企更加理性了。因为那些流拍的土地大多是动辄几十亿的高价地或者位置偏远的复杂地块,而地理位置优越、条件较好的优质地块依然是房企争抢的对象。
以为例,近出让的13宗地中,除1宗流拍外,有12宗顺利成交,数十家房企参与现场竞拍,还有多宗住宅地块竞争激烈,竞价次数多达50轮以上,更有地块溢价率接近50%,当日卖地超316亿,创出单日土地成交历史纪录。但以此认为土地市场回暖还为时尚早。因为当天出让的土地数量较多,显得参与房企总量较多,但每宗地多也就5、6家主体竞争,有4宗地只有2家报价,这与前两年动辄十几家主体争抢一块地相比少多了。另外,溢价率高的地总价并不高,总价高的地虽然竞争同样激烈,但溢价率并不算高,多数在20%左右,还有多宗地溢价率只有不到2%。
临近年底,多地地方政府为完成供地计划开始加大供应,土地市场迎来供应高峰,有补库存需要的房企仍会根据自身实力与发展规划精挑细选,“优质地块遭争抢,非优质地块流拍”的现象仍将继续上演。不过,地方政府也在尽力减少土地流拍的发生,如此次增加了地段优质地块供应,将今年1月曾流拍的两宗共有产权房用地调整为限竞房用地后,销售限价也大幅上调,为房企预留了一定的利润空间,同时对购房者资质要求变宽松,房企去化压力减小,此外还实行“共用保证金”出让新规,降低了房企的资金压力,重新调动了房企的积极性。这种微妙的变化在未来的土地市场上将会继续上演,随着地方政府与房企的博弈持续,土地市场有望持续回归理性并平稳运行
与贯穿全年的拿地热情相比,近三个月以来,房企拿地速度明显放缓。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平稳期,部分城市出现下调,大部分城市去化速度放缓,房地产龙头企业拿地的节奏明显放缓。
25家龙头房企拿地数据已经连续3个月低于千亿,这也是近4年来首次出现。而此前,25家房企拿地金额基本在每月1200-2000亿。与此同时,房地产调控频率也在逐步放缓。11月房地产收紧约束性政策锐减。截至上周末,11月来,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合计仅20次,相比之前平均单月40次明显减少。
新城控股副总裁欧阳捷认为,房企拿地放缓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的悲观。在调控之下,市场预期有所变化,投资投机性需求被挤出,改善型和自住型需求受到抑制,供求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与平衡。
政策底部或已现
11月楼市政策明显减少,只有苏州一地针对限购政策有所升级。其他城市基本无收紧约束性的调控政策发布。大部分调控都是重申之前的调控政策,针对房地产调控内容基本以落实之前政策为主。
与此同时,从全国看,严格落实之前的调控政策,整体市场已经出现平稳,部分城市房价开始明显调整。市场涨幅明显放缓,是约束性政策减少的主要原因。楼市告别高烧,房地产调控再收紧加码的市场基础不存在。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金九银十成色不足,大部分热点城市成交均出现了环比的下行。20个热点城市合计成交1448万平米,环比下调了11%。
受多重因素影响,房企拿地热情也有所减缓。数据显示,25家房地产行业龙头房企中,?9-11月,拿地金额分别合计只有767亿、720亿、394亿。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企拿地减少是受资金压力、销售放缓、土地条件苛刻等多重因素影响。他认为,楼市单月成交连续2个月同比下调,金九银十退烧,楼市接近拐点。
截至2018年10月,本轮房地产市场上涨周期已经长达41个月(计算年内累计楼市同比上涨),继续刷新了中国房地产历史上涨周期长历史。累计市场销售数据依然在上升。
但单独看拆分数据,9-10月已经连续2个月出现了成交面积同比下调。10月单月同比下调了3.12%。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度数据同比下调。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近几个月房企拿地量减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是房企谨慎度在提升,拿地热情在减少,土地流拍案例不断增多;其二是部分房企的拿地资金受限,尤其是近期项目去化速度变慢导致回款同步变慢,让不少房企感觉“捉襟见肘”;其三是大型品牌房企拿地的模式更为多样化,除了在土拍市场获得土地外,还通过合作或股权转让等方式获得土地储备。
张波认为,土地市场往往是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近期土地市场趋冷也是楼市降温的直观体现,降温本身已是共识,但房企心态变化上更值得关注。变化主要体现在拿地城市的选择上,一方面部分房企将重心重新调整回一二线,绿地、阳光城、中梁地产等品牌房企,开始加大在一二线城市的布局;另一方面,部分房企依然坚定看好三四线城市甚至加大在三四线的布局力度,其中不少采用城市群定位策略,在深耕核心城市群的同时,抓住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政策的后红利期,用高周转方式快速拿地、销售,以期实现企业短期业绩的快速提升。
楼市预期稳定
房企拿地放缓是否意味着对后市预期悲观?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企普遍对未来房价走势比较悲观,现在拿地等到明年卖房的话可能会被套住。房地产商预期下降,也就不再大量拿地。
杨红旭判断,调控政策明年可能放松。“从今年九月份开始,楼市进入平稳期,即不升级也不加码的企稳期。我估计到明年,调控会略放松。一方面楼市确实普遍低迷,部分城市相当低迷;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仍不太乐观。因此,客观上讲,房地产依然是很重要的产业,对于稳增长发挥重要的力量。”
杨红旭认为,明年调控政策会由紧转为略松,但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刺激楼市情况。明年主要是一个小政策局部放松,有些地方政府放松。而大的政策放松预计2020年会出现。
欧阳捷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房企拿地减少主要源于地价高而房价受限,房价地价差太小,“有些项目不足以覆盖建安成本、运营成本和税费”,但地方政府对于土地价格的预期还未明显下降,房企也不愿拿高价地,近几个月房企拿地自然减少了。事实上,今年1-9月,二线城市成交住宅用地同比增长26.6%,三四线城市同比增长46.6%,房企拿地已经比较多了,总体上看,房企并不缺地。
欧阳捷认为,中央着眼大局,调控不会放松,是谓大稳;各地意在财政,一城多策,是谓小乱。比如,限贷是央行支持调控的一统一标准,但各地可能会有一些“小动作”,但不会影响楼市大稳,比如小幅放松限购,降低购房条件,稳定购房客流。但小乱不会影响楼市大稳。因此,调控整体放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张波则认为,对于楼市用“悲观”来形容则过于片面,整体市场基本面应该是预期“稳定”,但“悲观”用来形容投资市场则是更为贴切。换言之,在未来楼市稳定的大背景下,房价本身也不会有太大起伏,尤其不会出现大涨。对于期待在楼市,尤其是住宅投资上短期获利者来说,应该只能持“悲观”态度了,相反自住者则迎来了好的选房找房时机。另外从市场的成交量来看,明年将依然保持和今年的大致均衡,但一线城市的市场,尤其是二手房市场低迷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就土地市场而言,张波认为,土地市场趋冷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变,并且这一状况至少将延续到明年一季度,同时楼市降温向三四线不断蔓延,未来三四线城市土地也难以再现近几年的辉煌
这边厢,龙头房企高喊“活下去”的口号言犹在耳;那边厢,房企们11月融资已然出现回暖迹象。
截至11月28日,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全国多家房地产公司密集获准发行大额融资,合计数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专家分析指出,从楼市调控政策看,严格的时候或已过去,政策底部逐渐形成,房企融资难度有所降低。
“从融资难度看,近大部分房企融资成本平稳,虽然处于高位,但随着全社会资金成本的相对平稳,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成本并未大幅度上涨,特别是龙头房企所发的公司债融资成本基本在5%左右。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资金压力得到了明显缓解。”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称。
房企密集融资
11月,房企融资获批的消息接踵而至。其中,保利地产100亿永续中期票据获批,万科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阳光城、新城控股均发行超过10亿元的公司债,华远地产推出了2亿美元的海外债券,滨江集团发行9亿元短期融资券,建发股份3天连续发行3期超短期融资券,规模总计15亿元……
如此密集的融资在调控收紧以后并不常见。2016?年?10?月,沪深两大交易所同时发函收紧房地产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公司债融资,提高发债门槛。有市场人士此前曾向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市场对房地产这一发债主体极为敏感,哪怕是排名前十的民企也难以走正常渠道发债,即便发出去了也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
就在10月份,还有多家房企的融资计划被叫停,包括鸿坤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亿元的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天津蓟州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30亿元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以及合生创展100亿规模的租赁住宅专项公司债券。
wind数据显示,2018年1-6月,房地产企业在一级市场发债规模为2673.04亿元,冷清的月份发行规模一度只有200亿元。与此同时,部分房企发债利率也一度上扬超过10%。
11月份,房企的融资情况悄然生变,与房企融资规模回升相对应的是融资成本的下降。据中原地产统计,11月份龙头房企所发的公司债融资成本基本在5%左右。张大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不仅是大型房企,中小型房企的融资环境较之前有所改善。
“随着信贷市场的调控持续,房地产企业在其他渠道融资的需求持续大涨。现在看,2018年第四季度,房地产企业重要的工作将是融资。”张大伟称。
楼市调控放松了吗?
房企频繁获得融资,是否可视作楼市调控放松的先兆?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实际上房企能否发债关键取决于监管层的态度,近期肯定是审批趋于宽松了,所以才会有出现密集发债的现象。
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上周末,11月来,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合计仅20次,相比之前平均单月40次明显减少,收紧约束性政策锐减。
“从楼市调控政策看,严格的时候或已过去,政策底部逐渐形成,房企融资难度有所降低。”张大伟称。他指出,市场涨幅明显放缓,是约束性政策减少的主要原因,楼市告别高烧,房地产调控再收紧加码的市场基础不存在。
不过他也指出,虽然调控政策已经见底,但依然将运行在底部一段时间。从政策预期看,宽松政策出现的可能性也不大。
10月29日,针对未来房价走势,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改变,决不会允许调控前功尽弃。文章称,调控举措不是装装样子的“花拳绣腿”,“房住不炒”定位正在从各方面得到进一步落实。政策“说话”,对引导和稳定房价预期起着关键作用,把一二三线城市中房价上涨的躁动打回原形,让有些地方寄予房价“再飞一会儿”的希望迅速冰冻
11月30日,初冬的昆明早晚温差很大,房企龙头万科就在这昼暖夜冷的时节举办了一场媒体交流会。公司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会上表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年能完成年度6300亿回款目标。但万科要有忧患意识,在业务上要收敛聚焦,更倾向核心都市圈。
谈“活下去”:是内部做战略检讨
9月底万科秋季例会上赫然出现的“活下去”口号,引起广泛热议。郁亮昨日对此表示,“万科始终是一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态度,我们把每一天都当成后一天在活,即使日子好过的时候也没有骄傲过。对于万科而言,每年的秋季例会,就是做战略检讨,一只脚站在过去,一只脚站在未来,梳理战略和业务。秋季例会的主题本来就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事情,从没想过去影响他人。只不过今年这个时候我们认为需要收敛聚焦,需要大家凝聚起来往一个方向走。”
喊出“活下去”的万科前段时间一直在通过并购方式拿地,也引起业界不小的关注。对此,郁亮解释称,其实万科历史上一直都有通过并购和合作来实现买地,只是后来招拍挂也做,导致大家对并购忽视了,觉得今年突然并购特别多。“不过客观讲,现在主动找万科寻求合作的企业多了起来,万科现在选择的余地也比之前多。”郁亮说。
郁亮还指出,在投资方面,万科不按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划分,关注的重点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圈,当然也包括武汉、等中西部核心都市圈。万科的发展配合国家的战略,进一步向核心都市圈聚焦,在核心都市圈以外,万科的投资都会非常非常慎重。
郁亮表示,公司在做业务的时候,把问题想得艰苦一些,困难一些,没有什么坏处,如果准备不足,反而会出问题。所以,万科要按照自己的做法做下去,要有忧患意识。
谈行业:还有相当大发展空间
郁亮表示,房地产行业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做的东西和要求与以前不一样了。像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不一定完全解决了房子短缺的问题,但是从整个全国范围来看,住房全面短缺的时代基本结束了。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很明显,比如从结构上说,卖的多了,租的少了。此外,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人们所需要的东西,不只是房子本身,也需要房子里面的内容。万科有了硬件,但是缺少好的软件,也就是围绕美好生活的各项服务。“从这点上讲,我们的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的赚钱方式与以前不一样了。”
郁亮指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是万科发展的方向,公司所有的业务都是向着这个方向展开。万科在思考某个业务时,都会考虑让这个业务能够做得好的重要东西是什么,这个被称之为“基本盘”,公司会梳理清楚各项业务各自的“基本盘”是什么,并聚焦收敛,不浪费精力。
郁亮认为,价值观的一致性很重要。万科的业务管理行为,都聚焦在为公司产品买单的客户,聚焦在好产品、好服务上。如果可以持续为客户提供好产品、好服务,公司就可以过得好,这是万科的逻辑。包括公司的组织重建、事人匹配,都是要保持组织行为在方向感上一致,才能在竞争中有一些竞争优势。
谈回款:能完成年度6300亿目标
2018年,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房企融资的难度也在增加,主抓销售回款成为各家房企的重中之重,万科也不例外。在谈及万科6300亿元年度销售回款目标是否能顺利完成时,郁亮表示,公司所强调的重视现金流的理念得到贯彻,每天每个老总需要报告,今天回款做什么工作,楼卖得怎么样,开盘有没有开好,钱有没有收到,客户的资料准备有没有加快等,这些工作天天盯着,相信万科的销售回款率在业内肯定是数一数二的。
“每个单位回款,每一天的回款都是下午3点以后才完成的,每个礼拜都是后两天完成的,每个月到后一个礼拜完成,每个季度到后一个月完成。我总想着能达到季度间、月间的均衡,但是似乎很难做到。不过今年万科房子还是卖得不错的,6300亿的销售回款基本可以完成。”郁亮说。
并购投资不差钱,销售目标能如期完成,活得很好的万科,却在此时此刻谈“活下去”、谈忧患意识,不禁让人想起华为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企业经营如何行稳致远?龙头企业超越周期的远谋值得借鉴
新京报快讯?(记者?曹冉京)11月29日晚间,我爱我家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我爱我家”)发布公告称,截至2018年11月28日,我爱我家支付约2亿元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3486.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801%,高成交价为6.21元/股,低成交价为5.31元/股。
公告显示,我爱我家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2018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预案》等相关议案,议案规定,回购总金额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含1亿元),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含2亿元)。
我爱我家称,此次回购的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调动公司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次回购股份存放于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回购前后公司总股本不变,为23.56亿股。
另据我爱我家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1至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7.10%;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86.29%。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